点此搜书

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
  • 作 者:李才俊,李渝萱,李儆一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6632918
  • 标注页数:227 页
  • PDF页数:24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2 ≥22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概述 1

一、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的现状评析 1

(一)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启示 2

(二)国内“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机制研究的现状及简评 10

二、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的基本思路 15

(一)建立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15

(二)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16

(三)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分析 16

(四)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分析 17

(五)构建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18

三、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25

(一)因果分析方法 25

(二)比较分析方法 26

(三)系统分析法 26

四、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的意义 29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9

(二)有助于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 30

(三)有助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轭效应 31

五、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的基本框架 31

第二章 构建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理论依据 34

一、构建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理论基础 35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35

(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结构理论 44

二、构建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知识借鉴 45

(一)借鉴是思想政治工作面向世界的桥梁 45

(二)行为科学理论对构建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借鉴意义 47

三、构建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方法理论 53

(一)系统科学理论 53

(二)结构理论 57

(三)协同理论 57

(四)认知发展理论 61

第三章 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性质 65

一、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 65

(一)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66

(二)课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67

(三)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68

(四)学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69

(五)家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70

(六)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托 71

二、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组成 72

(一)构建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原则 72

(二)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组成 73

三、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性质 74

(一)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系统性 75

(二)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政治性 78

(三)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育人性 79

第四章 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81

一、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 81

(一)结构的内涵及其特征 81

(二)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含义及其特点 82

(三)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 83

二、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 93

(一)功能的内涵及其特征 93

(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94

(三)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的内涵及其特征 95

(四)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分析 96

第五章 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构 98

一、优化系统内各要素内部机制,发挥各要素正能量 98

(一)建立“四会四自”学生自主教育机制 100

(二)建立课程管理、互补和协调衔接机制 117

(三)创设课堂互融、互促和协同互进机制 130

(四)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机制 140

(五)构建家庭内部和谐互动双向教育机制 149

(六)构建纵横双向立体交叉社会教育机制 155

二、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结构,建立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163

(一)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 164

(二)建立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理论基础 164

(三)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 166

(四)优化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 167

三、优化以学校为中心的三维结构,建立校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171

(一)高校为中心的“三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 171

(二)建立“三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机制 172

四、建立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176

(一)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概念与特点 177

(二)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功能 178

(三)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179

(四)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方法 180

(五)构建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181

第六章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 185

一、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 186

二、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必要性 187

三、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理论依据 189

四、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基本原则 190

(一)科学性原则与时代性原则 190

(二)规律性原则与能动性原则 190

(三)实践性原则与实效性原则 191

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领导与管理 191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构成及其特性 191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领导管理 194

六、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共轭效应 199

(一)什么是共轭效应 199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共轭效应的发挥 199

附录(一) 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学生卷) 201

附录(二) 高校“六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学校卷) 220

后记 22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