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章学诚六经皆史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章学诚六经皆史研究
  • 作 者:刘雄伟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9202526
  • 标注页数:166 页
  • PDF页数:17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5 ≥16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研究史的回顾与批评 3

第一章 国内学者的“六经皆史”研究 3

第一节 “六经皆史”说的学术渊源 3

第二节 “六经皆史”说所反映的经史地位关系 8

第三节 “六经皆史”说之“史”字含义 13

第四节 “六经皆史”说与宋学、汉学关系 17

第二章 对国内研究史的批评 21

第一节 近代学者探讨“六经皆史”源流的启示 22

第二节 对“六经皆史”之“史”字解读路径的批评 29

第三节 史学转型与“六经皆史”的近代命运 34

第四节 回到“六经皆史”的理学语境 39

第三章 域外学者的章学诚研究 44

第一节 山口久和的章学诚研究 45

第二节 余英时的章学诚研究 58

第三节 倪德卫的章学诚研究 65

第四节 对研究史的总体评估 77

下篇 “六经皆史”的理论内容 81

第一章 理学谱系中的经、史关系——“六经皆史”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语境 81

第一节 理学与“经本史末”论的形成 81

第二节 宋明史学家对理学“经本史末”论的抗衡 84

第三节 “道不离器”与“六经皆史”的形成 87

第二章 “易教”与章学诚的“即器明道” 91

第一节 玄学、理学与《周易》义理体系的建构 92

第二节 章学诚对义理易学“离器言道”的批判 95

第三节 证《易》为史与“即器明道” 97

第三章 “书教”与章学诚的“以史明道” 101

第一节 记注与撰述 101

第二节 从“史无定体”到“史有成例” 103

第三节 “以史明道”:后世史学的出路 104

第四章 “诗教”与章学诚的“文以明道” 107

第一节 作为《诗》之余绪的“战国之文” 107

第二节 回归《诗》的“政典”本旨 110

第三节 “文以明道”与文学的致用旨趣 113

第五章 “原道”“原学”与章学诚的“道器合一”论 116

第一节 “道”的内涵与特征 116

第二节 从“离器言道”到“即器明道” 122

第三节 古今文派的先圣之争——从“即器明道”看 124

第四节 “下学而上达”——“原学”的形上维度 126

第六章 “史德”与传统史学的形上追求 129

第一节 以往学界关于的“史德”的理解 130

第二节 理学语境中的“史德” 132

第三节 “史德”与传统史学的形上维度 134

第七章 章学诚“史释”的理学底蕴 137

第一节 玄学、理学与“经以载道”观念的固化 137

第二节 从“经以载道”到“以史明道” 141

第三节 章学诚“以史明道”观念的近代反响 145

第八章 “六经皆史”的现实指向 150

第一节 现实指向:章学诚“证经为史”的旨趣 150

第二节 以“六经”论学术的现实关怀 153

第三节 以“史”论学术的现实意义 157

参考文献 163

后记 166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