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金霞著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4548902
- 标注页数:159 页
- PDF页数:16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69 ≥15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绪论 1
1.1 藻类水华概述 1
1.1.1 藻类水华的定义与危害 1
1.1.2 藻类水华的成因 6
1.2 藻类水华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11
1.2.1 物理方法除藻 11
1.2.2 化学方法除藻 13
1.2.3 生物方法除藻 15
1.3 溶藻细菌研究进展 18
1.3.1 溶藻细菌的种类 19
1.3.2 溶藻细菌的作用方式 21
1.3.3 溶藻细菌胞外溶藻物质的研究 23
1.4 研究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25
1.4.1 研究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 25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7
2细菌S7溶藻特性研究 28
2.1 材料与方法 29
2.1.1 试验材料 29
2.1.2 试验方法 33
2.2 结果与分析 36
2.2.1 荧光光谱法测定蓝藻生物量的结果与分析 36
2.2.2 溶藻细菌添加体积分数对溶藻效果的影响 41
2.2.3 细菌S7作用范围和溶藻效力 42
2.3 讨论 47
2.4 小结 50
3细菌S7作用方式的研究 52
3.1 材料与方法 52
3.1.1 试验材料 52
3.1.2 试验方法 53
3.2 结果与分析 54
3.2.1 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溶藻过程 54
3.2.2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溶藻过程 56
3.2.3 溶藻细菌S7的作用方式 59
3.3 讨论 60
3.4 小结 62
4细菌S7对藻细胞生理的影响 63
4.1 材料与方法 64
4.1.1 试验材料 64
4.1.2 试验方法 65
4.2 结果与分析 68
4.2.1 细菌S7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68
4.2.2 细菌S7对铜绿微囊藻藻蓝蛋白的影响 70
4.2.3 细菌S7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70
4.2.4 细菌S7对铜绿微囊藻荧光特性的分析 72
4.2.5 细菌S7对藻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82
4.3 讨论 84
4.4 小结 88
5细菌S7胞外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90
5.1 材料与方法 91
5.1.1 材料 91
5.1.2 试验方法 92
5.2 结果与分析 94
5.2.1 分离特性 94
5.2.2 溶藻物质纯化 96
5.2.3 溶藻物质鉴定 97
5.3 讨论 99
5.4 小结 102
6环境因子对细菌S7溶藻效应的影响 104
6.1 材料与方法 105
6.1.1 试验材料 105
6.1.2 单因素试验设计 105
6.1.3 响应面试验设计 106
6.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107
6.2.1 不同温度条件对溶藻效果的影响 107
6.2.2 不同光照条件对溶藻效果的影响 108
6.2.3 不同pH条件对溶藻效果的影响 109
6.3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110
6.3.1 确定因素水平 110
6.3.2 确定试验点 111
6.3.3 二次回归拟合及方差分析 112
6.3.4 响应面分析 114
6.3.5 最佳点求解与模型验证 118
6.4 小结 119
7溶藻细菌控藻试验 120
7.1 材料与方法 120
7.1.1 试验材料 120
7.1.2 试验方法 121
7.2 结果与分析 122
7.2.1 细菌浓度对溶藻效果的影响 122
7.2.2 叶绿素a含量对溶藻效果的影响 123
7.2.3 响应面法研究叶绿素a含量和细菌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124
7.2.4 水槽试验 128
7.3 小结 129
8结论与展望 131
8.1 结论 131
8.2 展望 133
参考文献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