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传统与现代  20世纪以来文艺批评的嬗变
  • 作 者:梁冬华著
  • 出 版 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6822345
  • 标注页数:255 页
  • PDF页数:26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8 ≥25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传统与现代——文艺批评的两个维度 1

上编 文艺批评理论中的“传统” 2

第一章 重解不朽的“传统” 2

一、《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的宣言书 3

二、动荡年代:英国的危机与出路 7

三、艾略特诗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渊源 11

第二章 艾略特文艺评价体系中的“传统” 16

一、理论内涵:传统的过去性与现存性 16

二、评价实践:对玄学派的重新解读 24

三、理论意义:“审美形式主义”范式的转型 30

第三章 艾略特文艺创作领域中的“传统” 33

一、理论内涵:归附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 33

二、创作实践:“传统”的现代创新 42

三、理论意义:现代派诗歌创作手法的全新实践 47

第四章 余论:艾略特在中国 50

中编 文艺批评理论中的“现代” 58

第五章 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范式的现代转变 58

一、西方本质论文艺观与主客对立批评范式 58

二、西方对话论文艺观与主体间 性批评范式 61

三、后现代语境中的“后现代批评形态” 65

第六章 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转型——主体间性理论 68

一、中国主体间性理论的兴起、现状和趋势 68

二、国内主体间性理论建构立场 78

第七章 图像时代的文艺终结反思 86

一、文学终结的实质和表征 87

二、文学不会终结的原因 90

三、余论:我们能为文学做些什么 93

第八章 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史 96

一、当前互联网艺术史研究的薄弱与紧迫 96

二、艺术史研究对象的增容 97

三、艺术史存在形态的丰富 102

下编 文艺批评中的传统美学与现代意识 108

第九章 民族文艺批评 108

个案一:古拙之美——苗族画家柒万里人物画美学研究 108

个案二:朴拙的人物 坚韧的生命——瑶族画家黎小强少数民族人物画艺术研究 120

个案三:赤子的壮乡行走——壮族作家冯艺的广西人文地理笔记研究 131

第十章 地域文艺批评 141

个案一:守着“鬼门关”的写作——论广西漆诗歌沙龙 141

个案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论朱山坡小说中的乡土世界 155

个案三:从粤桂边城出发的小说叙事——朱山坡小说艺术新论 165

第十一章 文化艺术批评 181

个案一:文化视野下的原始文身 181

个案二: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从生命本体论看艺术活动中的人与世界 188

个案三:语言路上的相遇——海德格尔、庄子语言美学研究 194

第十二章 现代小说批评 203

个案一: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批判 203

个案二:论钱锺书小说中的现代知识分子批判 214

个案三: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现代意识 227

个案四: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镜头手法 242

参考文献 253

后记 255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