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社教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12028
- 标注页数:383 页
- PDF页数:39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8 ≥38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编 理论思考 3
历史农业地理学刍议 3
关于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几点思考 12
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 20
作为研究方法的历史地理学 32
第二编 农业生产 45
明代双季稻的种植类型及分布范围 45
明代太湖流域的粮食生产与缺粮问题 55
清代安徽人口的增减和垦田的盈缩 69
清代安徽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 77
清代安徽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 99
清代安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116
清代山西的田地数字及其变动 130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146
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结构调整 183
殊途同归:明清时期玉米和番薯在中国的传播和推广 200
第三编 城乡发展 221
论西汉定都长安与关中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221
汉长安城布局结构的演变 236
隋唐长安城的选址及其内部结构的形成与原因 257
论唐都长安的人口数量 265
辽宋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城镇体系和规模演变 291
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城镇的发展 328
明清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 339
明清时期山西部分州县市集布设之分析 349
由区域经济都会到区域行政中心:秦汉魏晋时期合肥城市职能的转化 375
后记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