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韦康博著
- 出 版 社: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9228811
- 标注页数:253 页
- PDF页数:26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7 ≥25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正在爆发的物联网革命:怎样抓住物联网带来的商机? 2
1.物联网——下一个亿万级的新兴产业 2
2.信息技术3.0:物联网创造新世界 5
3.物联网:改变人类生活的前沿科技 9
4.决定物联网未来发展的传感器技术 12
5.物联网与其他网络的联系和区别 15
第二章 物联网核心技术:怎样掌握物联网发展的热门技术? 20
1.三大热门技术推动物联网革命 20
2.IPV6:物联网建设的通信基础 24
3.无线传感网络:信息采集的保障 27
4.传感器技术:感知领域的“法宝” 30
5.WiFi:结构复杂的无线网络 35
6.物联网两大应用“神技” 38
第三章 物联网体系的搭建:怎样建设标准体系物联网? 42
1.物联网的体系组成 42
2.物联网的UID技术体系结构 44
3.如何构建物联网的EPC体系结构 48
4.物联网的USN体系结构 52
5.物联网体系硬件平台的搭建 55
第四章 物联网网络层的搭建:怎样设计系统网络层? 62
1.网络层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62
2.网络层WiMax与传统WiFi的比较 66
3.网络层如何选择路由 70
4.物联网网络层软件平台的搭建 74
5.蓝牙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中的翘楚 78
第五章 物联网应用层的搭建:怎样设计系统应用层? 84
1.物联网应用层技术分析 84
2.物联网应用层中间件的设计方案 87
3.物联网应用层的功能 91
4.物联网数据融合及管理技术 92
5.物联网的典型应用——智能电网 96
第六章 物联网传输层的搭建:怎样设计系统传输层? 102
1.物联网传输层频谱需求分析 102
2.传输层时间同步协议 105
3.物联网分布式调度 109
4.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崛起 113
5.物联网2.0:从物的局域网到物的互联网 116
第七章 物联网感知层搭建:怎样设计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 120
1.物联网感知层如何获取数据 120
2.感知层: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 123
3.条码:物联网的第一代身份证 126
4.物联网的感知层包括哪些技术 129
5.感知层在物联网中的重要性 134
第八章 物联网安全:怎样设计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 138
1.保护感知层: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与加密 138
2.如何防御针对传感网络的“内外夹击” 142
3.保护网络层:“核心网络”的防御机制 146
4.NGN架构:次时代网络的安全体系 149
5.保护应用层:射频识别中间件的安全问题 151
6.物联网安全管理总体设计思路 156
第九章 自动识别技术应用:怎样设计自动识别系统? 160
1.“面面俱到”的射频识别技术 160
2.物理学角度解读RFID 163
3.射频识别“离不开”的三大组件 168
4.怎样选择合适的射频系统 173
5.射频识别实战设计——不停车收费系统(ETC) 175
6.“射频”之外的识别技术 177
第十章 工业物联网:物联网对工业自动化意味着什么? 180
1.具有深刻“内涵”的工业物联网 180
2.工业物联网的“另类”结构 182
3.车间内部的技术——物联数据 184
4.工业物联网的“三链一力”模型 187
5.实战工业物联网——设计商业模式 191
第十一章 云计算平台:怎样连接物联网与云计算? 196
1.云计算——物联网瓶颈的最佳突破口 196
2.物联网云——量身定做的平台 199
3.物联网云的“用户群” 202
4.云计算“携手”大数据共创物联新格局 204
5.“支撑”物联网云的关键技术 207
6.云平台如何管理大数据 211
7.如何设计云计算平台 213
第十二章 物联网在中国:怎样推动我国的物联网建设? 218
1.中国物联网的发展特征和策略规划 218
2.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220
3.我国物联网关键技术剖析 222
4.震撼世界的物联网世博园 225
5.中国农业物联网系统设计 229
第十三章 智慧城市建设:怎样推动城市的智能化服务? 236
1.智慧交通——交通事故的终结者 236
2.感知菜场系统——智慧饮食实战设计 240
3.“人人健康,健康人人”的智慧医疗 244
4.智慧教育——我们的“全民教师” 248
5.“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能源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