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合静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9716615
- 标注页数:236 页
- PDF页数:24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7 ≥2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概述 10
第一节 可接受性之多维意义 10
一、可接受性之法哲学意义 11
二、可接受性之新修辞学意义 12
三、可接受性之非形式逻辑意义 13
第二节 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范畴 15
一、民事判决理由之含义及范围 15
二、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界定 17
三、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功效 22
第二章 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基础 27
第一节 判决之正当性 27
一、判决的含义 27
二、判决之正当性 29
三、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和判决正当性的关联 32
第二节 司法的实践理性 34
一、司法的形式合理性 34
二、司法的实践价值 36
三、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和司法实践理性的关联 37
第三节 司法的实践论辩形式 39
一、法律形式逻辑 40
二、图尔敏的评价性推论 41
三、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理论 43
四、阿列可西的理性论证理论 45
五、麦考密克的演绎证立理论 48
六、其他学者的观点 49
第三章 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关联要素 51
第一节 裁判规范 51
一、裁判规范之含义 51
二、裁判规范的范围 53
三、我国裁判规范的适用 59
第二节 判决理由之程序性 68
一、诉讼程序的意义 68
二、程序正当性的要素 71
三、民事判决理由的程序规范性 75
第三节 判决理由之受众 78
一、判决理由受众之含义 78
二、我国民事判决理由受众之确定 80
第四节 判决理由之语境 83
一、判决理由语境之界定 84
二、判决理由之语境对判决理由接受的影响 85
第五节 判决理由之修辞 86
一、判决理由修辞的含义 86
二、判决理由修辞的要求 87
第四章 我国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实证考察 91
第一节 我国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数据考察 91
一、对我国第一审法院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数据之考察 91
二、对我国第二审法院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数据之考察 95
三、对我国法院生效判决理由可接受性数据之考察 98
四、小结 100
第二节 我国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书状之考察 102
一、对当事人上诉书状中不服判决理由之考察 102
二、对再审申请书状中不服原生效判决理由之考察 113
第三节 我国民事判决理由文本之考察 123
一、第一审法院民事判决理由文本之考察 123
二、第二审法院民事判决理由文本之考察 139
三、再审民事判决理由文本之考察 152
第四节 影响我国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的文本因素 166
一、民事判决理由论说之因素 166
二、民事判决理由制作者之因素 171
三、民事判决理由受众之因素 172
四、民事判决理由论证结构之因素 173
第五章 域外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判决文书之考察 175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判决文书 175
一、对先例的适用 176
二、不同审级判决文书论证的内容 177
三、判决文书的论证方式 179
四、判决文书对不同意见的展示 181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事判决文书 183
一、判决理由论证的事项 184
二、判决文书的论证方式 187
三、判决意见的变化 188
四、判决理由的瑕疵 189
第三节 域外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判决文书之比较 191
一、域外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判决文书样态之比较 191
二、影响域外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判决文书样态之因素分析 193
三、域外法系国家和地区判决文书对我国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启示 201
第六章 提升我国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路径 204
第一节 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规范 204
一、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之指导原则 204
二、民事判决文书规定之立法完善 207
三、民事上诉状立法之完善 209
四、民事判决理由可接受性相关制度之完善 211
第二节 民事判决理由证立之技术 214
一、民事判决理由类型化之证立 214
二、民事判决理由受众之证立 221
三、司法三段论和等置模式之调适 223
结语 226
主要参考文献 228
后记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