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诗歌通史  清代卷
  • 作 者:赵敏俐,吴思敬著;王小舒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20090662
  • 标注页数:739 页
  • PDF页数:74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746 ≥7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 清诗的历史文化价值 1

二 诗歌史上的定位 5

三 对两个传统的选择 14

四 创作重心的转移 18

五 集成与革新 26

第一章 遗民作家对明代诗风的因革 34

第一节 清诗的发轫 34

第二节 申涵光、傅山及北方诗群 40

第三节 黄宗羲、钱澄之及越皖诗群 86

第四节 顾炎武、吴嘉纪及吴地诗群 120

第五节 屈大均、陈恭尹及粤湘诗群 151

第二章 钱谦益、吴伟业与清初诗坛的新变 169

第一节 龚鼎孳与清初其它诗人 169

第二节 钱谦益的诗学观 179

第三节 钱谦益前、后期诗歌创作的异同 190

第四节 吴伟业与“梅村体” 200

第五节 梅村词及娄东诗派 217

第三章 王士禛、朱彝尊与康熙时期主流诗风的转移 229

第一节 康熙朝诗人的整体趋尚 229

第二节 施闰章的“宣城体”与宋琬的激宕诗风 240

第三节 王士禛的神韵诗与《衍波词》 266

第四节 朱彝尊与前期的浙派诗词 301

第五节 生新的查慎行与劖刻的赵执信 325

第四章 清初词坛的复兴 343

第一节 清词繁荣的原因 343

第二节 金堡、余怀等遗民词人 345

第三节 陈维崧的《湖海楼词》及阳羡词派 353

第四节 曹尔堪、梁清标及其他顺康朝词人 376

第五节 真率超俗的“京华三绝” 397

第六节 风格多彩的清初女词人 413

第五章 乾嘉时期传统诗坛的分流 422

第一节 乾嘉诗坛的多元态势 422

第二节 沈德潜的格调派与翁方纲的肌理派 426

第三节 厉鹗、钱载及中期的浙派诗 452

第四节 岭南独家黎简与盛世孤星黄景仁 471

第五节 桐城诗派与高密诗派 487

第六章 袁枚与性灵诗派的崛起 506

第一节 性灵诗派的近代性质 506

第二节 袁枚诗歌的二重性 514

第三节 别开生面的性灵派阵营 520

第七章 浙派影响下的清中叶词坛 543

第一节 浙派中期阵营 544

第二节 郑燮及其他乾嘉词人 555

第三节 明珠辉映的清中叶女词人 565

第八章 清后期融通变革的诗坛格局 579

第一节 意象独运的龚自珍及道咸时期其他诗人 580

第二节 平中显奇的郑珍与宋诗派诸家 611

第三节“师法八代”的王闿运与湖湘派诸家 623

第四节 陈三立与“同光体” 632

第九章 晚清的词坛和散曲及民歌 645

第一节 标举寄托的常州词派 646

第二节 蒋春霖及清末其他词人 666

第三节 走向衰微的散曲 676

第四节 清新多样的民间时调 690

第十章 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696

第一节 勇辟新路的“诗界三杰” 697

第二节 梁启超与其他新派作家 709

第三节 柳亚子和其他南社诗人 726

后记 739

购买PDF格式(1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