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逆作法施工关键问题及处理措施
  • 作 者:董年才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2202041
  • 标注页数:225 页
  • PDF页数:23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4 ≥22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概述 1

1.1 逆作法施工工艺 1

1.1.1 逆作施工的概念 1

1.1.2 逆作施工的工艺 1

1.2 逆作法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2

1.2.1 国外发展历程 2

1.2.2 国内应用现状 6

1.2.3 逆作法应用前景 10

1.3 逆作法的分类 11

1.3.1 全逆作法施工 11

1.3.2 半逆作施工 12

1.4 逆作法的特点 12

1.4.1 逆作施工的优势 13

1.4.2 逆作施工的局限性 14

1.4.3 逆作法的适用范围 14

2 逆作法设计 15

2.1 概述 15

2.2 总体方案设计 16

2.3 结构构件设计内容 18

2.3.1 基坑围护结构 18

2.3.2 水平结构体系 18

2.3.3 竖向支承体系 19

2.3.4 节点构造措施 19

2.4 结构构件设计计算方法 19

2.4.1 基坑围护结构 19

2.4.2 水平结构体系 22

2.4.3 竖向支承体系 25

2.4.4 节点构造措施 31

2.5 监测指标控制 40

2.5.1 基坑围护结构位移控制 40

2.5.2 水平结构体系内力控制 40

2.5.3 竖向支承体系沉降差控制 40

2.5.4 周边环境监测及控制 41

3 逆作法工艺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 43

3.1 逆作法实施部署思路 43

3.1.1 各项管理目标与评估 43

3.1.2 逆作方式的选择及界面确定 47

3.1.3 现场平面规划 70

3.1.4 整体部署思路总结 74

3.2 设计与施工结合 74

3.2.1 关键施工方案的确定 75

3.2.2 根据施工工况进行设计深化 77

3.2.3 水平结构中的支撑传力 80

3.2.4 出土孔的选择与交通组织 85

3.3 支撑桩柱施工 86

3.3.1 支撑柱施工 86

3.3.2 支撑桩施工 87

3.4 降排水设计与施工 92

3.4.1 降排水方式分类及适用范围 92

3.4.2 降排水设计 92

3.4.3 降水井施工 95

3.4.4 减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措施 99

3.5 土方开挖及原材料运输 104

3.5.1 土方开挖的原则与部署 104

3.5.2 出土孔及下料口的留设 106

3.5.3 挖运设备的选用 107

3.5.4 行车路线规划 109

3.6 水平结构体系施工 110

3.7 竖向结构体系施工 112

3.8 钢结构体系 116

3.9 地下结构防水 116

3.9.1 地连墙 116

3.9.2 地下外围护结构 121

3.9.3 基础底板 122

3.9.4 集水坑降排水 125

3.10 人防工程 126

3.10.1 模板及预留洞等的处理措施 126

3.10.2 施工缝处理措施 128

3.10.3 混凝土浇捣措施 128

3.11 后浇带 129

3.11.1 后浇带加固传力措施 129

3.11.2 后浇带防水构造 133

3.12 测量及变形监测 133

3.12.1 定位测量 133

3.12.2 标高引测 135

3.12.3 基坑变形监测 136

3.12.4 建筑物沉降监测(及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137

3.12.5 周边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138

3.12.6 结构应力监测 143

3.12.7 监测数据管理及预警机制 143

3.13 大型机械设备选型及布设 144

3.13.1 大型吊机的设备选型及布设 144

3.13.2 施工电梯/井架的选型及布设 145

3.14 临时用水用电 146

3.15 安全管理重点及预防措施 146

3.15.1 新风、送风 146

3.15.2 电力设施安全防护 146

3.15.3 场内交通疏导与指挥 147

3.15.4 地下防火 148

3.15.5 管涌、基底隆起、承压水 148

3.15.6 基坑坍塌 149

3.15.7 防雨、防汛 149

3.15.8 交叉作业中的伤害 149

3.16 常见质量缺陷及预防处理措施 150

3.16.1 桩身质量差 150

3.16.2 桩身偏移过大 151

3.16.3 地连墙预留钢筋及预埋件偏位或预留钢筋被破坏 152

3.16.4 地连墙接槎渗漏 152

3.16.5 逆作竖向构件接槎混凝土不密实 153

3.16.6 不同级别钢材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 154

3.16.7 混凝土梁板下挠 155

3.16.8 地连墙导墙破坏或者变形 156

3.16.9 地连墙槽段移位 156

3.16.10 地连墙槽壁坍塌 15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