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曾刚,王丰龙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19430
- 标注页数:139 页
- PDF页数:15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8 ≥1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背景 1
一 协同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共识 2
二 协同发展是落实“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 4
三 协同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的内在需求 7
(一)产业分工合作是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 7
(二)城市协同助推流域科技创新 9
(三)城际合作有利于流域生态保护 11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17
一 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7
(一)经济发展指标 18
(二)科技创新指标 21
(三)交流服务指标 22
(四)生态保护指标 24
二 计算过程与分析方法 28
(一)计算过程 28
(二)分析方法 29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32
一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32
二 长江经济带专题领域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41
(一)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41
(二)长江经济带城市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44
(三)长江经济带城市交流服务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47
(四)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49
(五)不同领域协同发展能力的相关关系 54
三 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的变化情况 55
四 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 59
(一)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空间集聚效应分析 59
(二)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空间异质性分析 61
(三)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空间划分 71
第四章 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77
一 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稳健发展工作的顶层设计 78
(一)科学调整中央各职能部门权责,统筹强化全流域管理效能 78
(二)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管制,率先推进生态文明管理体制改革 79
(三)强化市场机制和多元参与,构筑国际领先的流域区治理体系 80
二 加快构建以重要节点城市为核心的分层协同发展机制 81
三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的创新协调发展 84
(一)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生态化 85
(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进生态产业化 86
四 强化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风险的联合防控 89
(一)精准判别生态环境短板,科学预警生态安全风险 89
(二)加快建设生态灾害通报系统,系统提升生态风险管控水平 90
五 以规划和工程项目为依托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整治工作 91
(一)开展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保护和开发分区规划 91
(二)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工程 92
附录 长江经济带生态风险专题报告 94
一 生态风险研究概况 95
(一)概念内涵 96
(二)研究进展 100
二 长江经济带生态风险现状 104
(一)长江经济带生态基础 105
(二)长江经济带生态风险问题 107
(三)长江经济带生态风险水平 117
三 生态风险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120
(一)生态风险不利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120
(二)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有利于生态风险有效管控 122
四 长江经济带生态风险防控与治理 124
(一)原则与目标 125
(二)具体措施 126
参考文献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