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专刊  10  简帛量词研究
  • 作 者:张显成,李建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01123807
  • 标注页数:598 页
  • PDF页数:61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6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14 ≥5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简帛材料简介 3

一战国楚简帛 4

二秦简 12

三 两汉简帛 17

四 吴晋简 44

附:本书所引简帛及其简称表 47

第二节 量词概说 51

一量词的界定 51

二古汉语量词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58

三 简帛量词的概貌 74

第二章 简帛自然单位量词研究 77

第一节 个体单位量词 77

第一组1.枚;2.个 78

第二组3.乘1;4.驷1;5.两1;6.艘 89

第三组7.口;8.头;9.匹1;10.骑 99

第四组11.所;12.处;13.区;14.町1 108

第五组15.领;16.衣;17.裁;18.要;19.立;20.首 113

第六组21.编;22.篇;23.章;24.卷;25.牒;26.终 120

第七组27.等;28.级;29.石1 130

第八组30.条;31.格;32.给 134

第九组33.翭;34.发 138

第十组35.断;36.节;37.成; 38.辟 140

第十一组39.颗;40.丸;41.梃 144

第十二组42.人;43.夫 148

第十三组44.封;45.通;46.合1;47.张 151

第十四组48.物;49.事 159

第十五组50.本;51.木;52.株 162

第十六组53.纽 163

第十七组54.岁 164

第十八组55.算 166

第十九组56.只;57.件;58.种;59.块;60.函 168

第二节 集体单位量词 173

第一组1.乘2;2.驷2 173

第二组3.两2;4.双;5.偶;6.会;7.纯;8.阳 175

第三组9.称;10.真 186

第四组11.秉;12.把;13.捼 187

第五组14.束;15.絜;16.? 190

第六组17.具;18.堵1 194

第七组19.积;20.? 197

第八组21.齐;22.分1 199

第九组23.撮1;24.三指撮;25.三指大撮;26.三指小撮;27.三指撮到节;28.三指一撮;29.三指三撮 203

第十组30.户;31.家;32.室 207

第十一组33.术;34.稯;35.升1;36.緎 210

第十二组37.辈 213

附:待考自然单位量词 214

第三章 简帛借用单位和制度单位量词研究 224

第一节 借用单位量词 224

第一组 竹器类 225

第二组 木器类 236

第三组 陶器类 239

第四组 医用类 245

第五组 泛指类 250

第六组 其他 254

附:待考借用单位量词 259

第二节 制度单位量词 260

第一类 度量衡单位量词 260

一度制单位量词 261

二量制单位量词 284

三 衡制单位量词 315

第二类 面积单位量词 329

第三类 货币单位量词 342

附:待考制度单位量词 347

第四章 简帛动量词研究(附:简帛量词呈现总表) 359

第一组 借用动量词 361

第二组 专用动量词 364

附:待考动量词 371

附:简帛量词呈现总表 373

表一:简帛物量词呈现总表 373

表二:简帛动量词呈现总表 381

表三:简帛待考量词呈现总表 382

第五章 简帛量词的特征及其历时发展研究 384

第一节 简帛量词的特征 384

一量词的语法特征 384

二数量结构的语法特征 395

第二节 简帛量词的历时发展 402

一从甲骨文、金文量词看简帛量词的发展 403

二简帛量词系统的局限性 417

三 与同时代传世文献相比看简帛量词系统的特点 419

四 馀论 421

第六章 简帛数词及称数法研究 429

第一节 简帛中的数词 429

一基数 430

二数字别体 437

三序数 442

四倍数 450

五 分数表示法 451

六 概数表示法 455

七疑问数词 458

八 小结 459

第二节 简帛中的称数法 461

一物量表示法 462

二动量表示法 479

第三节 简帛文献称数法的历史发展及“数·量·名”结构产生的时代 485

一简帛文献称数法的历史发展 485

二“数·量·名”结构产生的时代 489

第七章 简帛量词在构建量词发展史上的价值研究 491

第一节 增补量词新成员 492

第二节 订补量词释义 500

第三节 补缺量词用例 507

第四节 提前量词初始例 510

参考文献 535

附录一从简帛文献及其他民族语言看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及其动因 541

附录二泛指性量词“枚/个”的兴替及其动因——以出土文献为新材料 573

附录三《两汉时代的量词》补正 592

购买PDF格式(1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