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华夏传播新探  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
  • 作 者:潘祥辉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309133530
  • 标注页数:338 页
  • PDF页数:36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2 ≥33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跨文化比较视域中的“中国圣人”:一项传播考古学研究 1

一、“圣人崇拜”: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 3

二、“圣”之起源:沟通天地人神的“卡理斯玛” 8

三、“圣”之偏倚:口传时代闻而知之的“先知” 23

四、“圣”之演变:从“巫圣”到“儒圣”及“王圣” 32

五、“圣”之差异:中西方圣人的比较分析 47

第二章 传播史上的“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媒介的传播功能考 55

一、独具特色的中国青铜时代 57

二、作为媒介的青铜器 62

三、“器以藏礼”——青铜器的文化传播功能考 71

四、“铭者自名”——青铜器的政治传播功能考 78

五、中国传播史上的“青铜时代” 92

第三章 跨文化视野中的“对天发誓”:一种华夏本土沟通行为考 95

一、世界文化史中司空见惯的发誓现象 96

二、作为一种沟通行为的发誓及其传播功能 99

三、“对天发誓”:一种中国本土沟通行为 117

四、中西方立誓传统的延续与变迁 130

第四章 古代世界的“秦晋之好”:女性的媒介属性及其传播功能考 141

一、古代政治中的“以女为媒” 142

二、女性作为一种关系媒介:政治联姻的类型与功能 145

三、女性作为一种代际媒介:生儿育女与人传统 165

四、女性作为一种流动媒介:和平与文化信使 174

五、女性作为一种复合媒介:连接私人与公共领域 181

六、“秦晋之好”与中国特色的宗法政治 185

第五章“歌以咏政”:作为舆论机制的先秦歌谣及其政治传播功能 189

一、作为一种舆论机制的先秦歌谣 191

二、先秦歌谣的起源和入世特色 193

三、先秦歌谣的类型:风谣、怨谣与谶谣 201

四、先秦歌谣的舆论学特征 206

五、先秦歌谣的政治传播功能 214

六、先秦歌谣与中国“歌以咏政”传统的开创 225

第六章“帝国悖论”:官僚科层制与秦汉王朝的政治传播 229

一、“官僚科层制”与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 230

二、秦汉帝国的官僚科层制与传播系统 232

三、官僚科层制下政治信息的传播和管理 241

四、秦汉官僚科层制下政治传播的失灵 247

五、秦汉官僚科层制下反“传播失灵”诸措施 254

六、官僚科层体制下信息传播的“帝国悖论” 260

第七章“儒学烙印”:儒家文化对东亚媒体与传播的影响 263

一、跨文化对话中的“亚洲传播研究” 264

二、东亚文化圈中的儒家价值观与媒介特质 271

三、儒家民族主义与东亚媒体的传播特质 276

四、儒家“泛道德主义”与东亚媒体的传播特质 285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33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