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旧词新义研究
  • 作 者:宋培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05747
  • 标注页数:274 页
  • PDF页数:28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1 ≥27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旧词新义的内涵 3

三 旧词新义的不同层面 7

四 旧词新义的属性 8

第二节 研究综述和语料来源 9

一 研究综述 9

二 语料来源 13

第三节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4

一 理论基础 14

二 研究方法 16

第二章 旧词产生新义的类型 19

第一节 词义的一般类型和存在方式 19

一 词义的一般类型 19

二 词义的存在方式 27

第二节 旧词产生新义的类型 31

一 旧词改变原义 32

二 旧词增添新义 46

第三章 旧词产生新义的表现 72

第一节 专用词语的语义泛化 72

一 专用词语语义泛化的内涵 72

二 专用词语语义泛化的表现 75

三 专用词语语义泛化的等级 82

四 专用词语语义泛化的机制 88

五 专用词语语义泛化的社会功能 92

六 专用词语语义泛化的特点 103

第二节 历史词的复现 108

一 历史词复现的内涵 108

二 历史词复现的原因 110

三 历史词复现的方式 113

第四章 旧词产生新义的主要方式 121

第一节 隐喻衍生 121

一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121

二 隐喻衍生的过程 123

三 隐喻投射的方式 125

第二节 转喻衍生 127

一 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 127

二 词类转化的转喻阐释 132

第三节 意义移植 151

一 意义移植的内涵 151

二 意义移植的条件 153

三 意义移植的类型 156

四 意义移植的影响 159

第五章 旧词产生新义的原因 162

第一节 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162

一 新事物的涌现 162

二 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 164

三 大众传媒的推动 165

第二节 词义系统内部的调整 167

一 同义义场的语义联动 168

二 反义义场的语义联动 170

第三节 语言表达需求的推动 173

一 语言表达中“求便”需求的推动 173

二 语言表达中“求新”需求的推动 174

三 语言表达中“求简”需求的推动 175

第四节 语言接触中外来词义的影响 178

第六章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义 181

第一节 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的内涵及特征 181

一 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的内涵 181

二 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的特征 182

第二节 网络语言中旧词产生新义的方式 184

一 隐喻 184

二 转喻 188

三 谐音 190

四 别解 192

五 翻新使用古汉字 196

第三节 网络语言中旧词产生新义的原因 198

一 网络交流形式的特殊性 198

二 网络交流主体的特殊性 199

附录 202

参考文献 26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