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确权的法律适用  规则与案例
  • 作 者:刘庆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3050401
  • 标注页数:356 页
  • PDF页数:37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0 ≥3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专利复审程序中的问题 1

第一节 专利复审程序的法律性质 1

第二节 我国专利复审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6

一、基本概况 6

二、争议热点:依职权审查的范围究竟应该有多大 10

三、依职权审查的司法控制 16

四、典型案例评析 19

第二章 专利确权程序中的问题 29

第一节 专利确权程序的法律性质 29

一、专利确权程序是准司法裁决程序 29

二、专利确权程序应当遵循的原则 30

第二节 依职权审查的特殊问题 34

一、创造性判断中证据组合方式的变更 34

二、典型案例评析 37

第三章 对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 40

第一节 美国的专利权利要求解释规则 41

一、美国专利商标局的行政程序及相应司法审查程序适用“最宽合理解释”标准 41

二、专利侵权及无效程序中适用“推定专利权有效”规则 56

三、两种解释规则的共通之处 58

四、借鉴意义和注意事项 59

第二节 欧洲专利局的权利要求解释规则 61

第三节 我国的专利权利要求解释规则 63

一、权利要求解释的基本内涵 63

二、权利要求解释的法律政策 69

三、观点争锋:“时机论”vs.“语境论” 73

四、专利权利要求解释“时机论”批判 77

五、专利权利要求解释应当坚持“语境论” 88

六、专利授权程序中的权利要求解释规则 106

七、专利确权程序中的权利要求解释规则 111

八、涉功能性技术特征的解释规则 119

九、典型案例评析 126

第四章 专利申请文件和专利文件的修改 174

第一节 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 174

一、《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基本文义 174

二、《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立法目的 176

三、《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适用标准 177

四、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具体修改规则 182

五、典型案例评析 184

第二节 专利文件的修改 195

一、现行法律规范的检讨 195

二、典型案例评析 198

第五章 专利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215

第一节 说明书的合法性 215

一、说明书概述 215

二、说明书的合法性判断 216

三、典型案例评析 220

第二节 权利要求书的合法性 224

一、权利要求书概述 224

二、权利要求书的合法性判断 226

第六章 独立权利要求的必要技术特征 240

第一节 对“必要技术特征”条款的解读 240

一、什么是“必要技术特征”? 240

二、“必要技术特征”条款是专利实质性要件条款 241

三、“必要技术特征”条款和其他条款的关系 245

第二节 “必要技术特征”的认定 246

一、“必要技术特征”是解决发明人声称的技术问题的技术特征 246

二、必要技术特征与技术问题的对应关系 247

三、典型案例评析 248

第七章 创造性 270

第一节 创造性的概念 270

一、创造性要件 270

二、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创造性高度的区别 272

第二节 创造性的判断方法 277

一、美国的专利创造性判断方法 277

二、欧洲专利局的专利创造性判断方法 278

三、我国的专利创造性判断方法 279

四、“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判断法是独立的创造性判断方法吗? 281

第三节 “三步法”的适用 287

一、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287

二、确定区别技术特征 296

三、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297

四、技术启示的认定 300

五、“三步法”适用中的公知常识 308

六、“三步法”认定结论的检验 317

七、典型案例评析 320

参考文献 352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