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法律素养  记者的必修课
  • 作 者:魏永征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09128277
  • 标注页数:345 页
  • PDF页数:35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4 ≥34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专题研讨 1

网络法和传媒法 3

从“新闻侵权”到“媒介侵权” 20

考察“公众人物”概念在中国大众媒介诽谤案件中的应用 39

新闻出版总署严防虚假新闻规定的司法价值 67

打击网络造谣犯罪点评 76

媒体报道和司法审判:应该如何平衡? 86

从沙利文规则到雷诺兹特权 98

《世界新闻报》事件和英国隐私保护 105

二、媒事评论 115

微型“新闻记者法”出台 117

为什么对《财经时报》予以纪律处分? 123

新闻调查记者与国家秘密 130

新闻记者是个高风险的职业 137

全国名誉权案件增长创纪录意味什么? 140

谣言二传手的法律责任 146

警惕把“狗仔”合理化的取向 148

为CCTV的雷洋案报道说几句公道话 155

“咸猪手”事件与网络群体极化 159

驳“失实新闻有理”论 167

孔庆东名誉权案的被告应该是谁? 170

从《今日头条》事件看新闻媒体维权 172

不要忘记作品的真正主人 178

网络转载版权秩序和作者权益 181

有感于《新京报》与浙江在线的著作权纠纷案 184

三、判例分析 187

对网上言论自由法律边界的有益探索 189

名誉权案的重要原则:把事实和意见分开 195

正当的文艺批评为何被判侮辱人格? 203

名誉权案事实真伪的举证责任及相关问题 210

注意在网络条件下名誉侵权的新特点 219

侵害名誉权案向媒体“倾斜”的恶劣“标杆” 225

从科学论战到争吵攻讦 230

知情权的聚光灯如何照射杨丽娟? 238

侵害隐私权并非只限于公开个人信息 243

“富士康”案点评 247

四、访谈讲演 253

法律应当是记者的一门必修课 255

中国会有一部新闻法吗? 262

述而不作,让读者得出自己的见解 268

偷拍——权利的冲突与退缩 272

“艳照门”事件是一次网络法治教育 278

虚假新闻与专业媒体的责任 281

专业人士的知识产权应该得到尊重 284

两种传播体制下舆论的对接 287

中西媒介自律制度比较 293

制止影视过度表现暴力 296

五、论著推介 301

准确而完整地介绍外国司法规则 303

司法案件报道必须遵循法治原则 308

从一个诉因研究英国新闻制度 310

对广播电视法制的系统梳理 313

探求批评性报道的法律规范 316

从一个驿站驶向另一个驿站 321

初渎《中国新闻官司二十年》 325

公共利益——传媒法的一个重要概念 329

艺术与法存在什么关系? 331

了解美国大众传媒法的翔实著作 334

媒介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地位 337

受众,我们的对象和主人 339

选编后记 344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