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俊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7105141258
- 标注页数:251 页
- PDF页数:26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8 ≥2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概述 2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依据、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17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20
第二章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维度与哲学内涵 22
第一节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维度 23
第二节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维度 32
第三节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内涵 36
小 结 40
第三章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概况 41
第一节 彝族传统民间信仰 41
第二节 彝族传统口头文化 68
第三节 彝族传统表演艺术 87
第四节 彝族传统美术 92
第五节 彝族传统民俗 98
第六节 彝族传统民间知识、游戏与体育 104
小 结 109
第四章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11
第一节 彝族文化历史传承的现代启示:以黔西北彝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为例 112
第二节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语境的当代演绎 115
第三节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具体实践 120
小 结 155
第五章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 156
第一节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基础 157
第二节 资源化发展是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黔西北彝村阿西里西的田野调查 161
第三节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 167
小 结 180
结论 181
附录 185
附录一 田野调查图片 187
附录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传承人传承工作协议 190
附录三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问卷 192
附录四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卷调查统计表 198
附录五 中国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部分) 209
参考文献 232
后记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