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鲁迅教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鲁迅教学研究
  • 作 者:罗良平著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6240769X
  • 标注页数:386 页
  • PDF页数:40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1 ≥38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鲁迅决不是被“捧起来的” 1

关于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的论争 9

鲁迅也有宗派主义吗? 12

有关对鲁迅的评价问题 26

鲁迅的“态度”和“气量” 43

鲁迅为什么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 58

鲁迅小说分析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70

鲁迅小说的抒情特色 85

怎样学习鲁迅杂文? 103

《狂人日记》 126

一、关于“狂人”的形象 126

二、释疑 137

(一)作品前面的“识”有什么意义? 137

(二)“狂人”“愈后”为什么要去“候补”? 138

(三)如何理解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140

(四)如何理解第八段的主要内容? 142

(五)如何理解第九段的主要内容? 143

《孔乙己》 145

一、如何理解《孔乙己》的主题思想? 145

二、如何体会这篇作品的艺术特色? 151

(一)用质朴、平淡的语言表现无比深广的内容 151

(二)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 155

三、某些具体问题 157

(一)关于孔乙己的长衫 157

(二)孔乙己是否有善良的一面? 158

(三)对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来喝酒应如何理解? 159

(四)如何看待“众人”的“哄笑”? 160

(五)小伙计“我”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160

《药》 163

一、《药》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163

(一)作品里主要写了些什么? 163

(二)鲁迅的有关论述 167

(三)群众愚昧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73

(四)“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说的根据 175

二、《药》的艺术特色 178

(一)独特的艺术结构 178

(二)含蓄隐秘 181

(三)气氛烘托 183

《一件小事》 187

一、“我”是一个什么人?是不是鲁迅? 187

二、对“坏脾气”和“看不起人”应如何理解? 190

三、对“勇气”和“希望”应该如何理解? 192

四、这篇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谁?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193

《故乡》 196

一、关于主题思想 196

二、人物形象 200

(一)闰土 200

(二)杨二嫂 201

(三)“我” 203

三、对开头和末尾两段话的理解 204

四、《故乡》的抒情特色 210

《阿Q正传》 213

一、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13

二、如何评价阿Q的“革命”? 218

三、《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 225

四、阿Q今天是不是还活着? 227

《社戏》 231

一、关于主题思想 231

二、《社戏》里描写旧时代农村生活的美好是否真实? 234

三、《社戏》里如何描写自然风景? 235

《祝福》 238

一、祥林嫂的悲剧 238

(一)礼教杀人 238

(二)“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240

二、如何看待祥林嫂的反抗性? 242

三、其他人物 248

(一)鲁四老爷 248

(二)柳妈、婆婆、卫老婆子、短工 249

(三)“我” 253

《雪》 25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63

一、“三味”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263

二、百草园为什么是“乐园”?如何体会开头两句的含义? 265

三、三味书屋的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271

四、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274

《藤野先生》 280

一、藤野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他对作者热情关怀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280

二、鲁迅为什么那样感激藤野先生? 282

三、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285

四、难句 287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297

一、《解题》 297

二、难句 302

三、本文思想内容的深刻意义 311

四、写作特点 316

《记念刘和珍君》 319

一、鲁迅与《记念刘和珍君》 319

二、难句 321

三、艺术特色 334

(一)记叙、议论和抒情的结合 334

(二)语言的丰富表现力 336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342

一、鲁迅写作本文的来由 342

二、难句 345

三、本文是怎样对敌论进行批驳的? 349

四、应如何看待鲁迅同梁实秋之间的斗争? 352

《“友邦惊诧”论》 353

《为了忘却的记念》 360

一、学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60

二、字句方面的某些问题 363

(一)这篇文章的标题应如何理解? 363

(二)文章开头谈到当时上海的报刊对这件事情的反映有什么意思? 364

(三)如何理解柔石的“迂”? 364

(四)关于“旧道德”和“新道德”那句话应如何理解? 368

(五)文中谈到《说岳全传》里的故事有什么意思? 369

(六)“原来如此”四个字怎么讲? 370

(七)文中那首诗里有些话如何理解? 371

三、如何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 372

《拿来主义》 378

一、“拿来”的对象主要指什么? 378

二、本文的艺术特色: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紧密结合 379

三、鲁迅“拿来主义”思想的深刻意义 382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