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
  • 作 者:王永健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902878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

二、选题意义 2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

四、研究综述 5

第一章 学术准备时期:从文本到文本的学术研究 25

第一节 艺术人类学界说 25

一、艺术人类学的概念引入 25

二、艺术人类学的概念界定 26

三、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域与研究对象 34

四、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37

五、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设置 40

六、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基础 43

第二节 国外译介及影响 51

一、格罗塞与《艺术的起源》 53

二、哈登与《艺术的进化》 57

三、拉德克里夫·布朗与《安达曼岛人》 62

四、莱顿与《艺术人类学》 67

第三节 “原始艺术命题”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70

一、问题的缘起 70

二、“原始艺术命题”研究的状况与特点 71

三、“原始艺术命题”研究兴盛的原因 80

第二章 学术起步时期:从文本到田野的学术转向 83

第一节 费孝通的艺术人类学思想 83

一、费孝通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84

二、费孝通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86

三、费孝通艺术人类学思想的评价 93

第二节 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94

一、人类学取向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95

二、美学取向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122

三、民俗学取向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131

四、艺术学取向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144

第三节 艺术人类学相关课题的研究 157

一、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 158

二、西部人文资源课题研究 162

三、本土化的现代性追求:中国艺术人类学导论 175

四、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理论方法探论及其学科化建设 176

五、壮族艺术的人类学研究 180

六、晋北民间庙会中的仪式音乐班社研究 181

第四节 有意识地走向学术联合 182

第三章 稳健发展时期: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学术研究 184

第一节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成立及其学术研究 184

一、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成立 184

二、学会平台上的学术研究 186

三、学会成立以来的相关课题研究状况 191

第二节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193

一、译介工作的新发展 193

二、学科建设的稳步推进 194

三、人才培养的迅速发展 201

第三节 艺术人类学与艺术类非遗保护研究 203

一、艺术人类学与艺术类非遗关系释义 203

二、艺术人类学视域下的艺术类非遗研究实践 205

三、艺术人类学对艺术类非遗研究与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215

第四节 本土化的理论与经验 216

一、“接通”历史与田野 217

二、美和审美权力的建构 224

三、“遗产资源论” 230

四、解读“我者”乡土社会 233

第四章 反思与展望 238

第一节 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反思 238

一、译介工作亟待跟进 238

二、田野工作的反思 240

三、民族志书写方式的转变 246

四、学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47

第二节 学术研究的新节点 249

一、城市艺术田野研究 249

二、海外艺术民族志研究 267

结语 283

一、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284

二、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288

参考文献 291

附录一 中国艺术人类学大事年表 306

后记 318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