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淮河中游河道水动力数学模型及应用
  • 作 者:虞邦义,蔡建平,黄灵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7052562
  • 标注页数:398 页
  • PDF页数:40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9 ≥3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淮河中游河道概况 1

1.1 地形地貌 1

1.2 气象水文 1

1.3 河流水系 2

1.4 水沙特性 4

1.5 平面形态和纵剖面形态 7

1.6 行蓄洪区 10

主要参考文献 11

第2章 淮河中游河道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 13

2.1 洪水演进数学模型 13

2.2 王家坝至鲁台子河段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 21

2.3 正阳关至吴家渡段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 51

2.4 蚌埠至浮山段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 88

2.5 浮山至洪泽湖出口段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 100

主要参考文献 129

第3章 淮河中游河道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及应用 131

3.1 正阳关至峡山口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131

3.2 峡山口至田家庵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142

3.3 平圩至蚌埠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146

3.4 临淮关至浮山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153

主要参考文献 159

第4章 淮河中游实测洪水调度研究 160

4.1 洪水调度实况分析 160

4.2 特征时段洪量与最高水位关系分析 168

4.3 淮河干流洪量调度分析 181

4.4 基于极值与洪量相结合的淮河中游洪水调度思路 187

主要参考文献 188

第5章 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启用时机与运用效果 189

5.1 典型年洪水分洪河道运用效果分析 189

5.2 典型年洪水行蓄洪区运用效果分析 203

5.3 行蓄洪区启用时机 229

主要参考文献 261

第6章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与分洪河道联合调度 262

6.1 2003年型洪水优化调度 262

6.2 2007年型洪水优化调度 275

6.3 1954年型洪水调度计算 283

主要参考文献 299

第7章 淮河干流中等洪水分析 300

7.1 淮河干流水文站分布概况 300

7.2 淮河中游实测流量分析 300

7.3 淮河干流实测水位分析 304

7.4 淮河中游实测洪量分析 310

7.5 淮河干流洪水漫滩历时及水深分析 311

7.6 淮河干流中等洪水流量分析 317

7.7 小结 317

主要参考文献 318

第8章 淮河干流河道治理研究 319

8.1 淮河流域防洪体系 319

8.2 现状行洪能力分析 319

8.3 淮河干流河道治理存在问题 324

8.4 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完成后河道行洪能力分析 325

8.5 进一步扩大河道滩槽泄洪能力研究 329

8.6 干流河道理想断面型式研究 332

8.7 洪泽湖水位调整对浮山水位影响研究 335

8.8 降低中等洪水水位研究 342

8.9 小结 351

主要参考文献 351

第9章 淮河干流治理与洼地除涝关系研究 353

9.1 洼地排涝体系 353

9.2 淮河两岸洼地分布范围及特性分析 354

9.3 行蓄洪区调整工程对洼地排涝的作用 382

9.4 2~3年一遇标准疏浚对洼地排涝的作用 385

9.5 3~5年一遇标准疏浚对洼地排涝的作用 388

9.6 干流治理方案减灾效益分析 391

9.7 小结 392

主要参考文献 398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