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舆情调查与公共政策 评价、过程和议题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舆情调查与公共政策  评价、过程和议题
  • 作 者:于家琦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806888438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选题意义 2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3

一、民意调查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 4

二、民意影响公共政策的实证分析 6

三、民意在政治和政府中作用的规范研究 11

四、公共政策研究的相关理论 15

五、民意调查能否反映民意的论辩 21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23

一、研究思路 23

二、研究方法 24

第一章 舆情调查与公共政策界定 26

第一节 舆情和舆情调查的界定 26

一、舆情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26

二、舆情调查的含义 35

第二节 公共政策界定 37

一、公共政策概念的不同角度分析 37

二、公共政策构成要素 41

第二章 舆情调查与公共政策评价标准 44

第一节 舆情调查优劣势、双重理性及以往政策评价标准 44

一、舆情调查优劣势分析 44

二、公共政策中运用舆情调查体现双重理性 54

三、以往政策评价标准 57

第二节 提升公共政策合意性:舆情调查作用之一 59

一、合意性的两种解释 60

二、合意性是一项评判公共政策优劣的新标准 62

三、舆情调查提升公共政策合意性的应用领域 67

第三节 提升公共政策公平性:舆情调查作用之二 75

一、公平的含义及类别 75

二、公平性是评判公共政策优劣的标准之一 82

三、舆情调查提升公共政策公平性的依据 87

第四节 提升公共政策回应性:舆情调查作用之三 97

一、回应性含义 97

二、回应性是评判公共政策优劣的标准之一 98

三、舆情调查提升公共政策回应性的应用领域 103

第五节 舆情调查在完善政策上的局限性 122

一、舆情调查与公共政策技术可行性 122

二、舆情调查与公共政策效率 123

三、舆情调查在提升政策效率和技术可行性上存在局限的案例 124

四、舆情调查与公共政策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 129

第三章 舆情调查与公共政策过程 133

第一节 公共政策过程的六个阶段 133

一、政策问题构建 133

二、政策议程设置 135

三、政策规划 141

四、政策采纳 142

五、政策执行 143

六、政策评估和调整 144

第二节 舆情调查适用的公共政策过程 146

一、舆情调查适用于政策问题构建和政策议程设置阶段 147

二、舆情调查适用于政策规划阶段 159

三、舆情调查适用于政策评估和调整阶段 162

四、在公共政策过程“一头一尾”运用“综合性舆情调查” 170

第三节 舆情调查不适用的公共政策过程 172

一、舆情调查不适用于政策采纳阶段 173

二、舆情调查不适用于政策执行阶段 177

第四章 舆情调查与公共政策议题 181

第一节 公共政策议题的分类 181

一、政策议题的结构分类 181

二、政策议题的层次分类 183

三、政策议题的其他分类方法 184

第二节 舆情调查适用的公共政策议题 185

一、政策议题特点与公民参与方式两者关系的以往研究及局限 185

二、舆情调查适用的政策议题特点之一:两大议题领域 187

三、舆情调查适用的政策议题特点之二:政策利害相关民众组织化程度 197

四、舆情调查适用的公共政策议题:两个特点同时具备 200

第三节 舆情调查不适用的公共政策议题 200

一、舆情调查不适用的政策议题特点:满足一条即不适用 200

二、在科技政策领域中运用公民评议会了解舆情的案例——法国“转基因技术发展未来”公民评议会 203

第五章 中国政府运用舆情调查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208

第一节 中国政府运用舆情调查的现状与成效 208

一、服务于公共政策的舆情调查机构 209

二、分析中国政府运用舆情调查现状的研究方法 213

三、中国政府运用舆情调查来完善的政策过程及成效 220

四、中国政府运用舆情调查来完善的政策议题及成效 221

第二节 中国政府运用舆情调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26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227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33

第三节 对中国政府运用舆情调查的建议 235

一、政府科学认识和尊重舆情的建议 235

二、政府科学合理运用舆情调查的建议 239

三、政府有效实施舆情调查的建议 242

结论 245

一、主要论证逻辑总结 245

二、创新点 248

三、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248

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69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