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明代《春秋》诠释史论
  • 作 者:周翔宇著
  • 出 版 社: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4714680
  • 标注页数:432 页
  • PDF页数:43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9 ≥43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盛世衰学”的困惑 1

二、明代《春秋》学研究前史 4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与实现方案 18

第一章 明代《春秋》学的历史渊源 23

第一节 从文辞入手的汉代《春秋》学 24

一、汉代《春秋》学的时代主题 24

二、汉儒的《春秋》观 26

三、汉代《春秋》学的诠释特点 30

四、汉代《春秋》学的延续 37

第二节 以义理先行的宋代《春秋》学 38

一、宋代《春秋》学的主题 38

二、宋儒的《春秋》观 39

三、宋代《春秋》学的诠释特点 44

第三节 “据事解经”诠释体系滥觞 51

一、朱熹对程、胡《春秋》学的反思 52

二、朱熹的《春秋》观 53

三、朱熹《春秋》学的诠释特点 58

第二章 明代《春秋》学计量分析 65

第一节 关于学术著作的统计分析 65

一、数量 65

二、内容 69

三、版本与著录 75

第二节 关于治学群体的统计分析 80

一、数量 80

二、地域 83

三、身份 87

第三节 明代《春秋》学分期 89

一、明代《春秋》学的阶段划分 89

二、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及划分依据 91

第三章 恢复中的明初《春秋》学 96

第一节 重建官学体系 96

一、大兴学校 97

二、广延师儒 100

三、扩充生员 103

四、制度保障 105

五、皇室引领 110

第二节 承续《春秋》学统 114

一、承宋元余绪 114

二、启明初新传 118

三、关键人物与传播路径 123

第三节 确立学术宗主 134

一、对汉唐《春秋》学的态度 134

二、对程颐、胡安国《春秋》学的态度 140

三、对朱熹《春秋》学的态度 145

四、总结与选择 149

第四节 酝酿特色元素 154

一、自主意识 154

二、史法治经 156

三、以文论经 158

第四章 走向成熟的明代中期《春秋》学 160

第一节 学术宗主之争再起 160

一、科举对《胡传》的突破 161

二、经解对《胡传》的超越 164

三、全面攻《胡》 170

四、对程颐态度的变化 187

第二节 据事解经诠释体系确立 190

一、孔子遵王法而作《春秋》 190

二、据事直书说 199

三、圣凡同心说 209

四、主要解经手法 216

第三节 明代《春秋》学主体格局成型 243

一、兼采汉宋:总结学术遗存 243

二、遍及全国:拓展学术版图 252

三、涵盖四部:丰富学术内容 263

第五章 创新畸变的晚明《春秋》学 271

第一节 经典诠释理论的深化与求变 271

一、在继承中深化据事解经 271

二、创新超越意识勃发 286

第二节 《春秋》学的实证化发展 304

一、考据地位迅速提升 305

二、取材范围逐步扩大 311

三、运用渐广,功力益进 318

四、实证与诠释剥离 333

第三节 《春秋》学的多向畸变 338

一、《春秋》学的哲理化发展 338

二、《春秋》学的文评化发展 344

三、《春秋》学的应试化发展 355

结论 366

附录一 明代《春秋》学著作简表 369

附录二 明代《春秋》学散见文献汇表 402

参考资料 417

一、明代《春秋》学著作 417

二、其他古籍 420

三、近人论著 428

后记 432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