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未来中国哲学导论  范式与方法论
  • 作 者:王宝峰著
  • 出 版 社: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0441528
  • 标注页数:235 页
  • PDF页数:24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3 ≥23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谢无量范式” 7

一、谢无量范式”之“中国效度” 7

(一)“释古”态度 8

(二)“六经”与孔子 20

(三)正统大道与经学脉络 24

二、“谢无量范式”之哲学效度” 29

(一)哲学与哲学史正名 30

(二)以宇宙论、伦理学为主脉 35

(三)以人性论为核心内容 44

三、“谢无量范式”之中西哲学比较 58

(一)哲学之名的比较 59

(二)上古哲学之中西比较 59

(三)论王充唯物主义思想 67

(四)近世哲学之比较 73

四、两种范式下的名学观 75

(一)“谢无量范式”之名学观 76

(二)胡适名学观 82

(三)冯友兰名学观 91

五、范式转换 95

(一)“谢无量范式”何以消失百年? 96

(二)“谢无量范式”为什么要回归? 102

下篇 未来中国哲学要论 109

一、“述古”态度 109

(一)“疑古”平议 109

(二)“述古”贞义 114

(三)“二重证据法”之“述古”内涵 122

(四)“述古”乃诠释学之态度 125

(五)传统思想文化研究之“态度转换” 128

二、“周文轴心” 130

(一)中国“轴心时代”辨析 130

(二)“周文轴心” 143

三、从“子学路径”到经学路径” 152

四、从“以西解中”到“以中化西, 169

五、中国哲学诠释学大纲 175

(一)傅伟勋“创造的诠释学” 176

(二)成中英“本体诠释学”及刘笑敢“定向诠释学” 186

(三)黄俊杰“中国诠释学的三个面相”和林安梧“造乎其道”的诠释学等 192

(四)汤一介、景海峰、洪汉鼎、潘德荣等学者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探索 198

(五)“中国哲学诠释学五层次理论”论纲 211

六、让“中国哲学”成为“哲学” 222

后记 月满西楼又中秋 23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