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九十年代诗歌”的内在分歧  以功能建构为视角
  • 作 者:余旸著;吕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10160474
  • 标注页数:313 页
  • PDF页数:32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3 ≥3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臧棣:从“不纯诗学”到“可能性”诗学 13

第一节 “不纯诗学” 16

第二节 社会专业化进程下的不同诗歌想象 27

第三节 “可能性”诗学的矛盾 39

第二章 张枣:“文化身份”的困扰 52

第一节 “传统/现代”的争论与分歧 53

第二节 建构“传统”:“日常磁场之神”的缺失 59

第三节 重构“传统”:“文化身份”认同 70

第四节 “传统”阐释的危险 80

第五节 “汉语性”——文化帝国的语言 90

第三章 肖开愚:内向辨认的“政治” 104

第一节 “中年写作”的限度意识 106

第二节 “针对性”诗学 119

第三节 内向辨认的“政治” 137

第四节 斡旋实效的“官僚” 146

第四章 “历史意识”与“可能性”的限度 162

第一节 “历史意识”的不同阐释 163

第二节 “历史意识”的内在分歧 170

第三节 “可能性”及其限度 181

附录一 诗歌界的“南北之分”? 193

附录二 诗歌与伦理的诠释性关系 228

附录三 “技艺”的当代政治性维度 256

参考文献 301

后记 309

丛书后记 31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