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滇中多民族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 作 者:娄世桥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010187464
  • 标注页数:223 页
  • PDF页数:24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9 ≥22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学校布局调整与山区学生上学 1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 1

一、地理状况 1

二、社会历史 3

三、生产生活 5

第二节 私塾、教会学校与国民学校 8

一、从私塾到学校 8

二、教会学校 9

三、国民学校 13

四、1949年以前的山区学生上学 16

第三节 1950年以后的山区学校与学生上学 19

一、禄劝县的办学情况 19

二、寻甸县的办学情况 23

三、1950年以后的山区学生上学 25

第四节 山区学生所需要和能承受的基础教育 32

一、山区学生所需要的基础教育 32

二、山区学生能承受的基础教育 34

三、小结 42

第二章 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的类型、功能与局限 45

第一节 学校布局调整及其类型 45

一、学校布局调整的目标 45

二、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历程概略 48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类型或方式 51

四、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的三种实践类型及其社会功能 55

第二节 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的理想追求与限度问题 64

一、农村基础教育体制的演变历程 64

二、关于撤点并校的度 69

三、理想追求与限度问题 76

四、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追求的限度 82

第三章 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的社会文化体系解读 85

第一节 山区社会文化体系与基础教育秩序建构 85

一、作为社会事实的山区社会文化体系 85

二、基础教育秩序建构与山区社会文化体系 88

第二节 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山区基础教育 91

一、山区学校的校舍建设与维护 91

二、山区基础教育的运行与管理 94

三、山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好学校与差学校 107

四、山区基础教育的功能 110

五、过日子、知识与受教育 116

第三节 社会文化体系与基础教育发展 127

一、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参差性 127

二、学校规模、学校类型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 131

三、社会文化脉络中的基础教育发展与实现 134

四、作为社会成就的多民族山区基础教育发展 141

第四章 山区学校布局调整中的秩序观与发展观 149

第一节 三种实践类型背后的秩序观 150

一、秩序与秩序观 150

二、布局调整实践背后的秩序观 160

第二节 三种实践类型背后的发展观 163

一、发展与发展观 163

二、布局调整实践背后的发展观 165

第三节 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的影响机制与政策调适 176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如何影响基础教育发展 176

二、山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政策调适 179

三、山区学校布局调整与基础教育和谐发展 181

结语 184

附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 197

参考文献 201

后记 22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