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胡建鹏主编
- 出 版 社: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312043697
- 标注页数:242 页
- PDF页数:25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0 ≥24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
第一章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专论 6
第一节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6
第二节 中医诊断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4
第三节 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2
第四节 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5
第五节 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2
第六节 方剂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2
第七节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7
第二章 四大中医经典著作理论体系框架 54
第一节 《黄帝内经》 54
第二节 《难经》 59
第三节 《神农本草经》 62
第四节 《伤寒杂病论》 65
第三章 主要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贡献 68
第一节 医和 68
第二节 葛洪及其医著 68
第三节 陶弘景及其医著 71
第四节 孙思邈及其医著 75
第五节 巢元方及其医著 81
第六节 钱乙及其医著 84
第七节 陈自明及其医著 87
第八节 缪希雍及其医著 92
第九节 李时珍及其医著 94
第十节 王肯堂及其医著 99
第十一节 绮石及其医著 103
第十二节 张志聪及其医著 106
第十三节 王清任及其医著 111
第十四节 王泰林及其医著 114
第十五节 吴师机及其医著 118
第十六节 唐宗海及其医著 123
第十七节 张山雷及其医著 127
第四章 主要学术地域流派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贡献 138
第一节 丹溪学派 138
第二节 攻邪学派 150
第三节 河间学派 156
第四节 温补学派 161
第五节 伤寒学派 180
第六节 温病学派 191
第七节 易水学派 208
第八节 新安医学地域流派 218
第九节 孟河医学地域流派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