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 理论框架与应用实践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  理论框架与应用实践
  • 作 者:李平星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3042414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一、现实需求 1

二、理论需求 5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7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9

一、主要研究内容 9

二、主要研究手段 9

三、本书研究架构 10

第二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13

第一节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的概念与内涵 13

一、生态空间 13

二、生态空间占用 14

三、生态空间可占用性 14

第二节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理论基础 16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功能区划理论 16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17

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18

四、生态因子理论 19

五、景观生态学理论 21

六、小结 24

第三节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评价模型 25

第三章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评价技术方法与案例区概况 28

第一节 主要技术方法 28

一、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28

二、生态重要性评价方法 33

三、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38

四、生态空间可占用性方法 45

第二节 案例区概况 45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45

二、自然地理概况 47

三、土地资源状况 50

四、经济社会发展 5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58

第四章 西江经济带生态空间可占用性评价 59

第一节 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 59

一、最小累积阻力值分布 59

二、生态适宜性分区 61

三、已有建设用地与适宜性分区的关系 63

四、生态适宜性评价主要结论 65

第二节 生态重要性评价结果 66

一、生态重要性单指标评价 66

二、生态重要性评价结果 76

三、已有建设用地与重要性类型区的空间叠置关系 80

四、生态重要性评价主要结论 81

第三节 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 82

一、单指标分项评价结果 82

二、生态脆弱性评价与分区 95

三、五种脆弱性类型区的空间分布及其管制策略 98

四、已有建设用地与生态脆弱性类型区的空间叠置关系 99

五、生态脆弱性评价主要结论 101

第四节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评价结果 102

一、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综合评价 102

二、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类型区空间分布特征 106

三、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类型区与现有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叠置关系 111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13

第五章 基于情景模拟的生态空间可占用性效应研究 115

第一节 基于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的建设用地扩展格局 115

第二节 基于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的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格局 117

一、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117

二、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格局 124

第三节 两种扩展方式的效应差异分析 124

一、城镇用地空间扩展特征 124

二、城镇用地空间扩展的生态效应 126

三、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城镇空间形态效应 13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40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143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43

第二节 空间开发的基本原则与对策建议 144

一、基本原则 145

二、空间格局优化的对策建议 147

第三节 研究展望 151

参考文献 154

彩图 16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