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社会主义公有资本论
  • 作 者:杨志,赵秀丽,张丰兰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0205588
  • 标注页数:507 页
  • PDF页数:5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27 ≥50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理论势在必行 1

上篇 公有资本的本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再认识 17

第一章 公有制使“空想”变为“科学”: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再思考 17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内核”是什么? 18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创造”是什么? 30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在依据”是什么? 4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是什么? 61

第二章 公有制在苏联和东欧的历史命运:国际社会主义实践再总结 73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成就与失败 74

第二节 东欧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启迪与教训 86

第三节 其他社会主义模式的价值与问题 99

第四节 社会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公有新制度 112

第三章 公有制为什么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探讨 119

第一节 历史前提之特:缓慢演化的中国社会与“十月革命”新时代 120

第二节 国体根基之特:人民共和决定了新中国经济基础的公有性质 124

第三节 政体架构之特:人民代表大会制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等 128

第四节 成长环境之特:帝国主义封锁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策 133

第五节 改革开放之特: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革命的新道路 137

第六节 文明文化之特:具有生态特征的文明与具有网络特征的文化 144

第七节 社会结构之特:亟待发展的“农村”与躁动拥挤的“城市” 149

第八节 理想目标之特:建设“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小康社会 157

中篇 公有资本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再思索 167

第四章 “资本”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化生产方式 167

第一节 从几个被严重搞乱的基本范畴说起 168

第二节 从经济现象角度看,资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 180

第三节 从市场配置视角看,资本具有“亦此非此”二重性 190

第四节 从制度安排的视角看,资本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方式 196

第五节 《资本论》是迄今为止唯一系统论述资本的著作 206

第五章 “公有资本”姓“社”、姓“公”,不姓“私” 226

第一节 公有资本是当代世界经济大潮中的必然产物 227

第二节 公有资本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形式 235

第三节 公有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第一主体 246

第四节 公有资本是社会主义混合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253

第六章 公有资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创新 263

第一节 基本经济制度特征:以公有制为本体、以资本为载体的生产方式 264

第二节 市场体制新形态:以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为主体的经济网络 274

第三节 混合经济新效应:公有资本从存在到演化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284

第四节 演化中的劳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问题 304

下篇 公有资本的形态:公有资本运营机制和监管制度再探究 335

第七章 公有资本运营与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特殊使命 335

第一节 公有资本只有在连续不断的运营中才能积累壮大 33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公有资本独一无二的运营者 3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具有不同于非国有企业的独特使命 356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成为公有资本运营者的历程回顾(1979—2014年) 367

第八章 公有资本的监管与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经济职能 393

第一节 监管国有企业运营公有资本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职能 394

第二节 深化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搞好政府职能转变 403

第三节 构建公有资本管理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范 428

第四节 与公有资本运营和监管深化改革方向相关的几个问题 450

第九章 公有资本的安全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476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依法治国的历史地位不容篡夺 477

第二节 必须依据宪法重新诠释市场、政府、资本、社会的关系 480

第三节 必须依据宪法把人民当家做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 483

结语 489

后记 506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