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转型时期民族器乐文化研究
  • 作 者:杨清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6104062
  • 标注页数:228 页
  • PDF页数:23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5 ≥22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当代转型时期民族器乐创作概述 1

上篇 影响转型时期民族器乐艺术的因素 11

第一章 我国传统音乐思想及形态 11

第一节 我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 11

一、中国音乐的起源——音由心生 11

二、中国音乐思想的美学原点——天人合一 17

三、中国音乐的韵味——意境 22

四、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集中体现——美学著作探微 27

第二节 我国传统音乐形态 36

一、我国传统音乐的三音列 36

二、我国传统音乐的音阶 38

三、我国传统音乐的多调性 42

四、我国传统音乐的调式 46

第二章 西方音乐思想及形态概述 56

第一节 欧洲传统音乐思想 56

一、古希腊音乐思想 56

二、中世纪神学思想下的音乐观及其冲突 61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65

四、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及美学思想 71

第二节 欧洲共性写作时期的音乐及美学思想 79

一、古典风格的音乐及美学思想 79

二、浪漫主义音乐及美学思想 86

第三节 现代音乐及美学思想 92

一、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92

二、1900—1945年间的音乐及风格 100

三、欧洲音乐理论发展的哲学路径 110

下篇 转型时期民族器乐文化 121

第一章 转型时期民族器乐文化概述 121

第一节 艺术社会学视阈下的我国后现代艺术及影响 121

一、艺术社会学概述 121

二、后现代主义概述 124

三、中国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文化背景 127

四、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下的艺术形态特征 129

五、关于中国后现代艺术的思考 131

六、转型时期民族器乐创作思想 133

第二节 转型时期民族器乐创作诸问题 138

一、曲式结构的多样化 138

二、创作题材的多样性 144

三、人工音阶 152

四、新音色、音响的运用 157

五、民族器乐和声思维的新发展 165

第二章 转型时期民族器乐作品的举例分析 173

第一节 转型时期扬琴作品分析 173

一、《红河的春天》 173

二、《弹词三六》 176

三、《龙船》 179

四、《苏武牧羊》 182

五、《将军令》 186

六、《欢乐的火把节》 189

七、《忆事曲》 192

八、《林冲夜奔》 195

九、《野蜂飞舞》 199

第二节 转型时期其他民族器乐作品分析 202

一、廖勇“乡音湘情”音乐会作品述评 202

二、周煜国民族管弦乐《夏日骄阳》析评 209

结语 转型时期民族文化语境 218

后记 22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