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外国人汉字习得与教学
  • 作 者:李蕊,叶彬彬著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6049551
  • 标注页数:289 页
  • PDF页数:30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0 ≥28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一、缘起 1

二、研究目的和范围 6

三、研究方法 9

第一章 研究回顾 11

第一节 以教学为目的的汉字本体研究 11

第二节 关于留学生习得汉字的发展过程 14

第三节 汉字内部各因素对汉字习得的影响 16

一、形声字的规则性、一致性效应 16

二、音、形信息在阅读中的作用 17

三、汉字结构因素的影响 17

四、汉字频率和构词频率的影响 18

第四节 基于偏误分析的考察 18

一、书写偏误的分析 18

二、识别、朗读中的偏误分析 20

第五节 关于汉字教学的调查和实验研究 21

第六节 关于汉字教学模式的探讨 23

第二章 基于《大纲》的形声字表音、表义状况分析 26

第一节 《大纲》形声字的表义状况分析 27

一、表义标准的确定 28

二、形声字的等级和比例 29

三、形旁的表义度 29

四、形旁的位置 30

五、形旁是否成字 31

六、形旁的等级 33

七、形旁构字能力与表义度的交叉考察 34

八、小结 36

第二节 《大纲》形声字的表音状况分析 37

一、声旁是否成字和声旁的等级 38

二、声旁的构字能力 40

三、声旁的规则性 42

四、《大纲》形声字的一致性情况 43

五、一致性和规则性的综合考察 46

六、小结 47

第三章 从偏误分析看留学生汉字习得的一般发展过程 49

第一节 留学生汉字发展的早期路径(第一学期的历时研究) 51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51

二、考察结果 55

三、小结 66

第二节 初级二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显象时间研究 68

一、研究方法 68

二、偏误分类 69

三、研究成果 71

四、小结 92

第四章 实验研究 95

第一节 留学生形旁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 97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97

二、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99

三、小结 107

四、对教学的启发 108

第二节 留学生形声字规则性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基于字形输出与再认任务的考察 109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110

二、听写任务实验结果 113

三、听选择任务实验结果 118

四、小结 123

五、对教学的启发 124

第三节 留学生形声字一致性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基于字形输出任务的考察 128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128

二、实验结果 130

三、小结 137

四、对教学的启发 137

第四节 结构因素影响汉字输出的实验研究 138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139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41

三、对教学的启示 145

第五章 学习策略的介入性研究 148

第一节 实验设计和实施 150

第二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151

第三节 实验中的个案描写分析 154

小结 155

第六章 对教学的思考 157

第一节 第一学期初:笔画、笔顺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义形联系 157

第二节 第一学期后半段:部件教学和结构教学 161

第三节 第二学期到第三学期初期:形声字教学 164

第四节 重视中高级阶段的汉字教学 168

第五节 进行学习策略培训 170

第六节 对用于教学的文字学理论的反思 172

第七节 对非汉字背景的留学生实行“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 173

第七章 “语文分进”模式下汉字教学的探索 175

第一节 “语文分进”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175

一、“语文分进”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 176

二、“语文分进”模式下汉字教学的总体目标 177

三、“语文分进”模式下需要教授的汉字 177

四、“语文分进”模式下需要掌握的汉字能力 178

五、“语文分进”模式下汉字教学的策略 179

六、认写分流 182

七、从“语文分进”到“语文合流” 183

第二节 “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对汉字能力的影响 185

一、实验设计 185

二、实验结果 192

三、讨论 197

四、小结及存在问题 209

结语 216

参考文献 218

附录 239

附录一:构字数大于10的形旁及其构字、表义情况 239

附录二:构字数大于4的声旁及其构字、表音情况 249

附录三:考察形旁意识发展的实验用语料 260

附录四:考察规则性意识发展的实验用语料 261

附录五:考察一致性意识发展的实验用语料 263

附录六:考察结构因素影响字形输出的实验用语料 264

附录七:学习策略的介入性研究的实验材料 266

附录八:考察“语文分进”模式对汉字能力影响的测试卷 267

后记 28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