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经济法权利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经济法权利研究
  • 作 者:范水兰著;李昌麒,卢代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1873378
  • 标注页数:380 页
  • PDF页数:40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9 ≥38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一、选题缘由 1

二、研究范围 4

三、研究意义 6

四、研究综述 8

(一)研究概览 8

(二)研究进路 12

(三)简要评析 14

五、研究方法 15

六、结构安排 16

七、本书创新 20

(一)研究角度和研究体例创新 20

(二)研究方法创新 20

(三)具体观点创新 20

第一章 经济法权利的界定 25

一、权利是什么 25

(一)权利词源考 26

(二)不同学科视野中的权利 31

(三)权利意蕴的揭示 40

(四)权利与法律的关系 47

二、什么是经济法权利 51

(一)现有研究 51

(二)本书对经济法权利的界定 53

三、经济法权利的特征 58

(一)权利主体的身份性 59

(二)权利客体的广泛性 65

(三)权利配置的倾斜性 71

(四)权利行使的正外部性 71

(五)权利保护主体的多元性 73

四、经济法权利的性质 78

(一)经济法权利兼具私益性和公益性 79

(二)经济法权利兼具个体性和群体性 82

(三)经济法权利兼具初次分配性和再分配性 83

第二章 经济法权利的来源与生成 85

一、经济法权利的来源探究 85

(一)权利来源的理论探索 85

(二)经济法权利的来源思考 93

二、经济法权利生成的历史逻辑 93

(一)生产方式变革与新型利益冲突 95

(二)新型权利诉求与传统法的回应 107

(三)权利发展与经济法权利的生成 116

三、经济法权利生成的法经济学解释 133

四、经济法权利生成的法社会学解释 141

第三章 经济法权利的类型化思考 145

一、经济法权利类型的现有研究 145

(一)观点综述 145

(二)研究视角的提炼与评析 150

(三)经济法权利类型化的若干问题 151

二、经济法权利的文本归纳 156

(一)识别经济法权利需要弄清的两个问题 156

(二)经济法规范对权利的设置 164

三、经济法权利具体类型解析 212

(一)经营者权利 212

(二)消费者权利 217

(三)劳动者权利 221

(四)投资者权利 225

(五)纳税人权利 236

(六)社会团体权利 243

第四章 经济法权利的配置 250

一、经济法权利配置之基本问题 250

(一)经济法权利配置的层次 251

(二)经济法权利配置的主体 253

二、经济法权利配置观 254

(一)权利配置理论概览 254

(二)经济法权利配置观的思考 260

三、经济法权利配置的原则 261

(一)权利对等配置原则 262

(二)权利倾斜配置原则 266

(三)经济法权利配置原则的独特性及其成因 276

第五章 经济法权利的实现 282

一、经济法权利的实现状况:以中国为考察中心 282

(一)权利实现的内涵与判定依据 282

(二)经济法权利在中国的实现状况 283

二、经济法权利实现的影响因素 324

(一)经济法权利实现的外部影响因素 324

(二)经济法权利实现的内部影响因素 330

三、经济法权利实现的途径 332

(一)立法途径 333

(二)行政途径 334

(三)司法途径 339

(四)社会途径 341

四、经济法权利实现的法律机制 344

(一)责任机制 344

(二)监督机制 347

(三)激励机制 350

(四)参与机制 352

结语 357

后记 362

参考文献 364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