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金人“中国”观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金人“中国”观研究
  • 作 者:熊鸣琴著;王国平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2574513
  • 标注页数:295 页
  • PDF页数:31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4 ≥29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问题的缘起 1

二、金朝等北方民族政权的“中国性”论争 3

三、何谓“中国”?——研究对象与问题的认识 15

第一章 东北区域环境与女真政权的崛起 29

第一节 古代中国东北的自然环境与族群概况 30

一、秽貊族系:中部、东南部平原、山地的农耕经济 31

二、东胡族系:西部草地、丛林、高原地带的游牧狩猎经济 32

三、肃慎族系:东北部平原、森林、河谷地带的渔猎农牧混合经济 34

第二节 东北区域与“征服王朝”的二元性问题 36

一、东北区域的多元政治传统 36

二、东北区域的发展与10世纪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 39

三、关于“征服王朝”二元性的认识 42

第三节 女真政权兴起的背景与国家意识 47

一、十二世纪初女真政权兴起的背景 47

二、金太祖时期的国家意识 50

第二章 金朝前期的“中国化”进程与“中国”意识的形成 54

第一节 完颜宗翰之死:金初“中国化”进程中的人物命运与观念 54

一、完颜宗翰及其家族与政治集团 55

二、完颜宗翰与金初的中原战略及“中国”意识 59

三、完颜宗翰与金初“中国化”进程下的派系斗争 70

四、“中国化”进程中的完颜宗翰之死 85

第二节 天眷、皇统和议与金朝“中国”意识的形成 89

一、天眷和议前金、南宋的南北策略与构想 90

二、天眷和议与宋金南北对峙格局的建构 97

三、皇统和议体制下金朝的疆域格局与东亚政治地位 117

四、金朝的“中国化”特征与“中国”意识的形成 127

第三章 从海陵王到金章宗:金朝中期女真帝王的“中国”观 131

第一节 金海陵王的“中国”观 132

一、诛杀宗室与摒弃“女真本位”立场 133

二、海陵改革与海陵的“中国”意识 138

三、“天下一统”:海陵的正统意识与“大中国”观 141

第二节 金世宗的“中国”观 145

一、德运、礼制与金世宗的“中国”正统帝王意识 146

二、“以女真为本”的民族政策 151

三、金世宗“中国”观之特色 161

第三节 金章宗的“中国”观 166

一、金章宗的女真民族政策 167

二、改定德运与章宗时代的“中国”正统观 169

第四章 金朝汉人的国家认同与“中国”观的演变 175

第一节 辽亡之际原辽汉人的政治抉择与“中国”认同 175

一、辽亡之际辽朝汉人的政治抉择 176

二、原辽汉人的忠节意识与国家认同 179

三、原辽汉人的“中国”认同 183

第二节 金朝原宋士人的政治抉择、国家观与“中国”认同 185

一、北宋士人的忠节意识与亡国之际的政治抉择 185

二、主动改仕新朝者国家认同的转换 189

三、被动仕金者国家认同的转换 194

四、原宋士人的国家观与“中国”认同 205

第三节 金朝中后期汉人的“中国”观及其特质 211

一、金朝中后期汉人对本朝“中国性”的认识 211

二、金朝汉人对南宋政权“中国性”的认识 213

三、金朝汉人“中国”观的超越性 217

第五章 蒙古灭金与金人“中国”意识的强化 221

第一节 金末政局与女真统治集团的“中国”意识 221

一、汉地本位:贞祐二年重议德运与宣宗南渡 222

二、宣宗南渡后的内外政策 229

三、金朝的灭亡与女真统治集团“中国”意识的强化 235

第二节 金末蒙初中原士人夷夏观与“中国”认同的演变 237

一、亡国前夕金人的夷夏观与“中国”认同 237

二、入蒙之后金遗民夷夏观与“中国”认同的演变 245

第三节 金遗民的“中国”观 249

一、“道”与郝经的“中国”观 250

二、郝经“中国”观的理学化倾向及其意义 260

三、余论:另一种语境的“中国”观 263

结语:金朝的“中国性”问题 268

征引和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9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