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语义突显层级模式与致使结构的二语习得
  • 作 者:张京鱼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46217
  • 标注页数:213 页
  • PDF页数:2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7 ≥2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目的 1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理论框架 1

第三节 研究内容预览 2

第四节 本书的组织框架 7

第二章 致使结构与语义突显层级模式的建构 8

第一节 导言 8

第二节 致使结构 9

第三节 轻动词理论与致使结构 12

第四节 最简方案和分布形态联姻下的致使结构 14

第五节 语义突显层级模式基本内容 20

第六节 语义突显层级模式意义和适用范围 24

第三章 英语心理使役动词及其句法特征 25

第一节 引言 25

第二节 词汇语义学的基本假设 26

第三节 英语心理使役动词语义和形态特征 27

第四节 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论元结构 29

第五节 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句式特性 31

一 中间结构转换 31

二 使役/起始结构转换 31

三 随意宾语转换(PRO-arb Object Alternation) 34

四 句子补语的移出变形 34

五 形容词述语句式 34

第六节 结语及对教学的启示 36

第四章 英汉心理使役动词对比研究 37

第一节 引言 37

第二节 类型学上的英汉使役化结构 39

第三节 心理使役动词的细类 41

一 Shock-class动词 41

二 Satisfy-class动词 41

三 Worry-class与sadden-class动词 42

第四节 英汉心理使役动词形容词述语句式 44

第五节 英语心理使役动词习得假设及对教学的启示 45

第五章 英语心理谓词的二语习得 47

第一节 引言 47

第二节 研究问题 48

第三节 研究方案 51

一 实验对象 51

二 实验工具 51

三 实验步骤 52

四 数据分析 52

第四节 实验结果和讨论 52

一 实验结果 52

二 讨论 54

第五节 结论和对教学的启示 57

第六章 定语心理形容词二语习得中的有生性层级效应 59

第一节 引言 59

第二节 名词前的心理形容词与有生性层级 62

第三节 假设与预测 67

第四节 实验方法 69

一 受试 69

二 测试工具 70

三 实验步骤 73

第五节 结果 73

一 母语控制组结果 74

二 中级组结果 75

三 高级组结果 77

四 有关受试组之间差异的结果 78

第六节 讨论 80

第七节 结论 83

第七章 英汉动结式之参数差异 87

第一节 引言 87

第二节 英汉动结式的差异 89

第三节 词汇化参数与句法解析性参数之解释 91

第四节 熊仲儒之功能范畴假设解释 97

第五节 林吉米之事件结构理论解释 98

第六节 威廉姆斯之无论元理论解释 100

一 统一投射属性 102

二 汉语动结式与DOR 104

第七节 动结复合词“走累”之语料库分析 106

第八节 结论 108

第八章 英语结果构式的二语习得 110

第一节 引言 110

第二节 语义突显层级模式与英语动结式的二语习得研究 110

第三节 实验 115

一 受试 115

二 实验工具 116

三 实验步骤 117

第四节 结果 117

一 假设1结果 117

二 假设2结果 119

三 假设3结果 120

四 假设4结果 121

第五节 讨论 123

第六节 结论与对教学的启示 126

第九章 英汉与格转换跨语研究 127

第一节 引言 127

第二节 与格转换研究的两种分析途径 129

第三节 英汉“给予类”三元谓词的编码策略 132

一 直接论元策略:双宾结构 133

二 间接与连动策略 135

第四节 汉语给予类动词考察 137

一 现场给予类动词 139

二 瞬时抛物类 142

三 远程给予类 146

四 传达信息类 147

五 允诺、指派类 148

第五节 原创动词和持续施力动词 150

一 汉语原创类动词 150

二 汉语持续施力动词 152

第六节 结论 154

第十章 英语双宾结构的二语习得研究 155

第一节 引言 155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假设 155

一 Tell类和Throw类动词 156

二 Push-class和whisper-class动词 158

三 Show类和Donate类动词 159

四 Draw类和Fix类动词 160

五 Bring与Take配对 161

第三节 实证研究 164

一 受试 164

二 实验工具 164

三 实验步骤 165

第四节 结果 165

第五节 讨论 168

第六节 结论和对教学的启示 169

第十一章 大学生对英语色彩使役动词的习得研究 171

第一节 引言 171

第二节 英汉色彩使役动词跨语言分析及习得问题 173

第三节 研究方案 176

一 实验对象 176

二 实验工具 176

三 实验步骤 177

四 数据分析 178

五 实验结果 178

第四节 讨论 181

第五节 结论和对教学的启示 183

第十二章 结论 185

第一节 主要发现概述 185

第二节 结论 186

第三节 主要贡献和意义 187

索引 189

参考文献 198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