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守望者的悲壮与无奈  20世纪30年代的自由派文人
  • 作 者:刘希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49089
  • 标注页数:313 页
  • PDF页数:3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7 ≥3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

二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

三 本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与目标 21

第一章 《现代评论》的创刊 23

第一节 刊物的问世 23

第二节 作者队伍的构成 27

第三节 他们遇到了什么 37

一 北京政变和善后会议 37

二 胡适与国共两党的政治冲突 44

第二章 《现代评论》的文化选择 53

第一节 理性主义的文化立场 53

一 对理性的尊奉 55

二 反传统的文化态度 59

第二节 “五四”传统的薪火相传 68

一 国民革命高潮对“五四”新文化的瓦解 68

二 新文化阵营的分化 70

三 《现代评论》的文化思考 72

第三章 创作:艺术人生梦想 99

第一节 《现代评论》文学创作概况 99

第二节 人生与艺术并重的小说创作 103

一 关注社会的现实态度 104

二 自然与人的自由 107

三 自我的寻思:独立人格 109

四 隐喻和象征:至善至美之境消失的忧虑 111

第三节 空灵、挚情的诗歌创作 113

第四节 现代评论派散文的内涵 117

第五节 现代评论派的文艺思想 128

一 以人为本的文学思想 128

二 尊重文学自律性的文学观 130

三 主张文学的“独立自由” 134

四 追求“‘射他耳’(satire)的文体倾向” 136

第四章 “现代评论派”的艰难处境 139

第一节 《现代评论》与善后会议 139

第二节 陈西滢与鲁迅的笔墨官司 144

第三节 如何面对“三一八” 152

第四节 无奈的终结 158

第五章 《新月》的创刊 162

第一节 自由主义者的再集结 162

第二节 《新月》的作者队伍 166

第三节 新政权建立之后的抗争 174

一 国民党的训政 174

二 胡适、罗隆基的抗争 176

第六章 新月派的文化选择 189

第一节 “新月”的态度 189

第二节 绅士化的文化立场 196

一 新月派绅士文化与“五四”新文化 196

二 新月派绅士化文学的美学价值 201

第七章 一如既往的文学追求 206

第一节 纯诗化的艺术实践 206

第二节 纯形与写意的戏剧 215

第三节 沈从文创作中的自由主义理念 227

第八章 多重挤压之下的抗争 241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争 241

第二节 徐志摩与胡适的“苏俄问题”论争 248

第三节 “新月派”在左右夹击中的人权论战 260

第四节 “新月”的沉没 275

第九章 “现代评论派”和“新月派”的文学史价值 279

第一节 对文学本体论的坚守 279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 284

第三节 对作家主体人格的尊重 287

第四节 中国自由主义者的命运 297

结语 302

参考文献 306

后记 31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