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碳金融市场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碳金融市场
  • 作 者:杨星,范纯等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2345930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1 绪论 1

1.1 碳金融市场概述 1

1.1.1 碳金融与碳排放权 1

1.1.2 碳金融市场的界定 3

1.1.3 碳金融市场特点与功能 3

1.1.4 碳金融市场分类 8

1.2 碳金融市场的源起与发展 11

1.2.1 碳金融市场发展源起 11

1.2.2 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13

1.2.3 碳金融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5

1.3 碳金融市场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应 19

1.3.1 碳金融市场的社会责任 19

1.3.2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21

1.3.3 经济增长效应 23

本章小结 28

参考文献 28

2 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理论基础 29

2.1 理性预期与有效市场假说 29

2.1.1 理性预期假说 30

2.1.2 有效市场理论 32

2.1.3 有效市场理论的争论 39

2.2 分形、混沌与分形市场理论 41

2.2.1 分形与分形维 42

2.2.2 混沌系统 46

2.2.3 分形市场理论 52

2.3 行为金融学与投资者决策 59

2.3.1 有限理性与有限套利 60

2.3.2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贡献 63

2.3.3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成果 67

2.3.4 投资者决策行为 78

本章小结 85

参考文献 85

3 碳信贷市场 86

3.1 碳信贷市场概述 86

3.1.1 碳信贷、绿色信贷与传统信贷 86

3.1.2 碳信贷的特点与功能 88

3.1.3 碳信贷的国际标准——赤道原则 91

3.2 碳信贷的源起与发展 96

3.2.1 碳信贷的源起与现状 96

3.2.2 碳信贷的发展特征 97

3.2.3 碳信贷发展面临的问题 100

3.2.4 碳信贷的发展趋势 102

3.3 碳信贷市场结构与信贷模式 103

3.3.1 碳信贷市场的参与主体 103

3.3.2 碳信贷市场的参与客体 106

3.3.3 碳信贷市场信贷原则 111

3.3.4 碳信贷市场信贷模式 113

3.4 主要碳信贷产品定价技术 116

3.4.1 碳信贷产品定价原则 116

3.4.2 碳信贷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118

3.4.3 碳信贷产品的定价技术 119

本章小结 124

参考文献 124

4 碳债券市场 126

4.1 碳债券市场概述 126

4.1.1 碳债券的界定 126

4.1.2 碳债券的基本要素 127

4.1.3 碳债券特征、功能与分类 129

4.1.4 碳债券的源起与发展 132

4.2 碳债券市场的发行机制及交易流程 135

4.2.1 碳债券市场的参与者 136

4.2.2 碳债券的发行方式与程序 139

4.2.3 碳债券的交易方式与程序 144

4.3 碳债券产品设计与价值评估 148

4.3.1 碳债券的设计原则和流程 148

4.3.2 碳债券的设计思路 150

4.3.3 碳债券设计方案 151

4.3.4 碳债券价值评估方法 154

本章小结 162

参考文献 162

5 碳基金市场 163

5.1 碳基金概述 163

5.1.1 碳基金的含义及特点 163

5.1.2 碳基金的种类和功能 165

5.1.3 碳基金的源起、发展现状与趋势 171

5.2 碳基金的市场运行 176

5.2.1 碳基金的参与主体 176

5.2.2 碳基金的运作机制 178

5.2.3 碳基金的估值、收益与绩效评价 189

5.3 碳基金的投资策略 194

5.3.1 碳基金的投资原则与目标 194

5.3.2 购买信用投资策略 196

5.3.3 风险投资策略 197

5.3.4 混合投资策略 197

本章小结 198

参考文献 198

6 碳互换市场 199

6.1 碳互换概述 199

6.1.1 碳互换的界定 199

6.1.2 碳互换的分类 199

6.1.3 碳互换的基本原理 200

6.1.4 碳互换的功能和特征 203

6.2 碳互换的起源与发展 208

6.2.1 互换的起源 208

6.2.2 碳互换的发展 209

6.3 碳互换的市场结构与交易规则 212

6.3.1 碳互换市场构成要素 212

6.3.2 碳互换的交易规则 217

6.4 碳互换合约与市场定价 222

6.4.1 碳互换合约 222

6.4.2 碳互换合约的定价 223

本章小结 229

参考文献 229

7 碳远期市场 230

7.1 碳远期概述 230

7.1.1 碳远期的界定 230

7.1.2 碳远期交易的基本原理 231

7.1.3 碳远期交易的功能 231

7.1.4 碳远期的特征 234

7.2 碳远期的产生与发展 236

7.2.1 碳远期交易的产生 236

7.2.2 碳远期交易的发展 238

7.3 碳远期合约 241

7.3.1 碳远期合约构成要素 241

7.3.2 碳远期的结算过程 243

7.3.3 碳远期合约的损益 248

7.3.4 碳远期合约保值的应用 249

7.4 碳远期的定价 251

7.4.1 远期价格的界定 251

7.4.2 定价原理与基本假设 251

7.4.3 碳远期合约的定价方法 252

本章小结 258

参考文献 258

8 碳期货市场 259

8.1 碳期货概述 259

8.1.1 碳期货的界定 259

8.1.2 碳期货的源起 259

8.1.3 碳期货的功能与特征 262

8.1.4 碳期货的基本原理 266

8.1.5 碳期货与碳现货和碳远期之异同 268

8.2 碳期货市场组织结构与交易制度 269

8.2.1 碳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 269

8.2.2 碳期货市场交易制度 283

8.3 碳期货合约与定价 287

8.3.1 碳期货合约 287

8.3.2 碳期货定价 292

8.4 碳期货价格预测技术 297

8.4.1 传统分析方法 297

8.4.2 时间序列法 299

8.4.3 回归分析法 300

8.4.4 BP神经网络预测法 301

8.4.5 灰色系统法 302

8.4.6 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法 304

8.4.7 小波网络预测法 305

本章小结 307

参考文献 307

9 碳期权市场 308

9.1 碳期权概述 308

9.1.1 碳期权的界定与特征 308

9.1.2 碳期权的源起与现状 309

9.1.3 碳期权的类型 313

9.2 碳期权市场结构与交易制度 316

9.2.1 碳期权的市场结构 316

9.2.2 碳期权的主要交易制度 325

9.2.3 碳期权的主要交易方式 327

9.2.4 碳期权的交易流程 329

9.3 碳期权合约与定价 331

9.3.1 碳期权合约的基本要素 331

9.3.2 碳期权合约主要条款 332

9.3.3 碳期权定价原则与影响因素 336

9.3.4 碳期权定价的主要模型 342

本章小结 356

参考文献 356

10 中国碳交易市场 357

10.1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概况 357

10.1.1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 357

10.1.2 中国碳交易市场主要类型 358

10.1.3 中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361

10.2 北京环境交易所 365

10.2.1 发展概况 365

10.2.2 市场运行概况 367

10.2.3 运行机制设计与管理 368

10.2.4 碳指数体系 372

10.3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375

10.3.1 发展概况 375

10.3.2 市场运行概况 376

10.3.3 运行机制设计与管理 377

10.4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381

10.4.1 发展概况 381

10.4.2 市场运行概况 382

10.4.3 运行机制设计与管理 383

10.5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387

10.5.1 成立与发展 387

10.5.2 制度设计与创新 388

10.5.3 市场运行与管理 390

10.6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392

10.6.1 成立与发展 392

10.6.2 制度设计与创新 393

10.6.3 市场运行与管理 397

10.7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399

10.7.1 成立与发展 399

10.7.2 制度设计与创新 400

10.7.3 市场运行与管理 401

10.8 全国六大交易市场比较分析 403

10.8.1 进入行业及标准 403

10.8.2 配额分配及管理 404

10.8.3 交易制度 405

10.8.4 风险管理 406

本章小结 409

参考文献 409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