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历史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 自然科学
历史与实践
  • 作 者:张秀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200086539
  • 标注页数:268 页
  • PDF页数:28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5 ≥26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工程研究的问题与出路 1

第一章 生存论在工程追问中的优先地位 33

一、哲学的生存论转向 33

二、生存论转向对工程研究的意义 49

三、工程的生存论基础 54

四、工程批评的遵循 62

第二章 工程的生存论意蕴 67

一、工程范畴的历史演进 67

二、以造物方式“去存在”的工程生存论意味 70

三、工程内在的生存论品性 76

四、突显生存的意识性、结构化和终极关怀的工程之生存论价值 82

五、马克思的工程生存论基质 87

六、海德格尔工程观的生存论线索 98

第三章 工程结构的生存论展延 107

一、在空间的坐标下:作为方式的工程 108

二、在空间的坐标下:人工世界的工程 113

三、在空间的坐标下:实存的工程 120

四、在时间的视野中:前工业社会以农业为主导的自在工程 124

五、在时间的视野中:工业社会以工业为主导的自为工程 128

六、在时间的视野中:后工业社会以信息业为主导的自在自为工程 135

七、从动力学观点看:工程组织的微观涨落——创新 140

八、从动力学观点看:工程与社会的宏观互动——发展 146

第四章 工程化生存的“是”与“非” 151

一、从天工开物到人工开物 151

二、工程与人的生成方式 156

三、人·工程·生存的互蕴共容 162

四、人之存在的工程刻画 167

五、工程的“罪”与“罚” 182

六、工程异化和人的新异化 192

第五章 工程文化的生存论建构 201

一、改善人文生态:从“暴力的逻辑”到“自由的逻辑” 202

二、优化工程思维:和谐发展的工程观 211

三、规范造物行动:工程运行的生存论原则 216

四、重现造化之功:工程与自然的融合 224

五、走向后工业工程:科学认知与技术实现建设性范式的整合 237

参考文献 247

后记 265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