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诺贝尔奖之问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诺贝尔奖之问
  • 作 者:黄晓勇,潘晨光主编;何辉,韩育哲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45678
  • 标注页数:507 页
  • PDF页数:52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20 ≥50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导言 为什么要写一本关于诺贝尔奖的书 1

一 问题的缘起 2

二 诺贝尔奖里的科学、国家和社会 5

三 本书的基本理念 8

四 我们的工作 10

第一篇 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 17

第一章 何谓诺贝尔奖? 17

一 炸药发明人和他的遗嘱 17

二 诺贝尔奖金的设立和规则 28

三 诺贝尔和平奖和国际政治 40

四 批评和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尴尬 46

第二章 万花筒里的诺贝尔奖 60

一 诺贝尔奖是怎样炼成的:诺贝尔奖的社会建构 61

二 国家的盛典:诺贝尔奖和瑞典 64

三 迟到的奖章:爱因斯坦和诺贝尔奖评委会的戏剧 69

四 诺贝尔奖的功能和负功能:诺贝尔奖的科学社会学分析 80

第三章 精英的特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统计分析 89

一 诺贝尔奖获奖者整体统计 90

二 各领域诺贝尔奖获奖者统计 106

第二篇 国家的视野:诺贝尔奖的国别分析 137

第四章 实力与标准:国际政治中的诺贝尔奖 137

一 作为符号的诺贝尔奖 138

二 各国概况 146

第五章 诺贝尔奖的超级大国:美国 151

一 美国获奖概况 151

二 美国何以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超级大国 152

第六章 诺贝尔奖的摇篮:德国 163

一 德国获奖概况 164

二 德国的教育和科研体系 166

三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 176

第七章 绅士的传统和创新:英国 180

一 英国获奖概况 180

二 影响获奖因素的历史分析 183

三 新世纪英国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手段 191

第八章 浪漫思想的国度:法国 201

一 法国获奖概况 202

二 法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国的原因 204

第九章 经验和教训:俄罗斯和苏联 210

一 俄罗斯和苏联获奖概况 210

二 俄罗斯和苏联的经验与教训 212

三 文学奖背后的折冲樽俎 217

第十章 向西看和科技立国:日本 225

一 日本获奖概况 225

二 日本政府的科技立国 229

三 日本的教育及日本学者的精神 232

第三篇 诺贝尔奖和中国 239

第十一章 中国与诺贝尔奖的历史机缘 239

一 中西合璧——海外华人获奖者 241

二 历史与机遇——中华儿女与诺贝尔奖的数次“失之交臂” 262

三 个中百味——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282

四 圆梦瑞典——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287

第十二章 钱学森之问:中国与诺贝尔科学奖的距离 298

一 诺贝尔科学奖和创新型人才 299

二 遏制原始创新的教育模式 305

三 偏颇的科技体制 314

四 不良的学术环境 321

第十三章 如何认识中国科学发展的方位和前景 328

一 中国的成就和科学的底子 329

二 科学家的角色 334

三 科学与政治:爱因斯坦在中国 337

四 中国的科学政策是差的吗?——中美的不完全比较 341

五 中国的诺贝尔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61

六 李约瑟问题的问题 365

结语 中国梦 科学梦 373

附录1: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全文 381

附录2: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1901—2013) 388

参考文献 495

后记 506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