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徐强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33874
- 标注页数:254 页
- PDF页数:26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1 ≥25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帛书《易传》的成书年代及易学定位 12
第一节 帛书《易传》的成书年代分析 14
一、帛书《系辞》成书年代的说明 16
二、《二三子》、《衷》、《要》的成书年代说明 23
三、《缪和》、《昭力》成书年代的说明 30
第二节 帛书《易传》在易学传统中的定位 37
第二章 “后亓祝卜”、“观亓德义” 43
第一节 占筮与德义 46
一、“巫”、“史”之占筮 46
二、“占之以德” 50
三、“后亓祝卜”、“观亓德义” 54
第二节 “不安亓用而乐亓辞” 58
一、“乐亓辞”的易学解释方法 58
二、“乐亓辞”何以可能? 61
三、卦爻辞的“兴”的解释学 66
第三章 阴阳、刚柔、文武及天地之义 82
第一节 概念、范畴作为诠释前见 83
第二节 “阴阳”、“刚柔” 87
一、“阴阳”与帛书《易传》的易学解释 87
二、“刚柔”与帛书《易传》的易学解释 99
第三节 “文武” 112
一、“文武”的引入及易学解释的新意蕴 112
二、中国经典诠释中概念范畴之特色的分析 120
第四节 “天、地之义” 126
一、宇宙结构观念之于帛书《易传》 128
二、宇宙秩序、宇宙生成观念之于帛书《易传》 132
三、关于“龙”的神话意象 137
第四章 治道与圣人君子之道 142
第一节 意义预期与帛书《易传》的意义指向 143
一、意义预期与解释的方向性 143
二、“治道”、“圣人君子之道” 146
第二节 治道 152
一、“文武结合”的君道观 153
二、“君臣”关系问题的突显 162
三、“?国以德”、“几兵而弗用” 167
四、关注“治国”的辨证智慧 172
第三节 圣人君子之道 182
一、理想人格或修养目标的设想与构建 184
二、“圣人君子”之“德义”及修养途径 195
小结 204
第五章 “天人”思维及历史性思维 206
第一节 “天人”思维与帛书《易传》易学解释 208
一、“天人”思维的早期发展 208
二、帛书《易传》“天人”思维下的解《易》言说 214
三、“天人”思维下的易学与先秦儒学 218
第二节 历史性思维与帛书《易传》的易学解释 222
一、“崇古”、重传统的历史性思维模式 222
二、历史性思维对解《易》的影响 226
三、帛书《易传》的历史性思维与先秦儒学 230
小结 234
结语 237
参考文献 242
后记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