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森林生态服务及森林碳汇市场化研究
  • 作 者:于波涛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30404213
  • 标注页数:207 页
  • PDF页数:21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9 ≥20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绪论 1

1.1 环境危机与森林生态服务 1

1.1.1 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 1

1.1.2 政府补偿及环境问题的国际谈判 4

1.1.3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及碳汇交易的兴起与发展 5

1.1.4 研究市场运行机制的迫切性 7

1.2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 8

1.2.1 市场化目的 8

1.2.2 市场化意义 9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0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6

1.4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与碳交易 17

1.4.1 森林生态服务商业模式的探讨 17

1.4.2 森林生态服务与碳交易区别与联系 19

2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及碳汇市场理论研究概述 21

2.1 森林生态服务效用 21

2.2 森林生态服务的经济学特性 23

2.2.1 稀缺性 23

2.2.2 公共产品 24

2.2.3 外部性 26

2.3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理论依据 27

2.3.1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理论 27

2.3.2 科斯理论 28

2.3.3 市场与政府:森林生态资源配置方式之争 29

2.3.4 运行机制理论 30

2.3.5 植人生态环境要素的增长理念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31

2.3.6 循环经济理论 33

2.3.7 绿色经济理论 34

2.3.8 博弈理论 35

2.4 森林碳汇的相关理论 36

2.4.1 森林碳汇的相关概念 36

2.4.2 价格理论 38

2.4.3 期权交易的基本理论 39

2.4.4 森林碳汇量测定理论 42

2.4.5 低碳经济理论 43

2.5 本章小结 45

3 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市场构建的基础框架 46

3.1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46

3.2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49

3.2.1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森林功能的突显 49

3.2.2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林业定位的转变 51

3.2.3 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需要 54

3.3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55

3.4 森林生态服务体系市场化分类 56

3.5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要素分析 57

3.5.1 森林生态服务需求者 58

3.5.2 森林生态服务供给者 58

3.5.3 交易对象 59

3.5.4 政府 60

3.5.5 其他利益相关者 60

3.6 本章小结 61

4 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市场运行机制设计 62

4.1 供求机制 62

4.1.1 供给分析 63

4.1.2 需求分析 63

4.2 交易机制 65

4.2.1 交易机制的构建 65

4.2.2 交易方式 67

4.2.3 交易价值量 70

4.2.4 森林生态服务交易补偿的博弈模型研究 72

4.3 价格机制 77

4.3.1 森林生态服务定价的基本特征 78

4.3.2 森林生态服务定价中的博弈模型研究 81

4.3.3 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定价实证分析 89

4.4 风险机制 92

4.5 本章小结 93

5 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服务资产化与多级交易市场体系建设 95

5.1 森林生态服务资产化的使用权证与价值核算 95

5.1.1 森林生态服务资产化的使用权证制度分析 95

5.1.2 森林生态服务使用权证的价值核算方法 96

5.2 森林生态服务使用权证的多级交易市场体系构建 100

5.2.1 自发组织的森林生态服务私人交易市场体系 102

5.2.2 政府引导的森林生态服务开放交易市场体系 103

5.2.3 政府调控的森林生态服务公共支付市场体系 104

5.3 本章小结 106

6 森林碳汇价格形成及方法研究 107

6.1 森林碳汇服务商品的价格形成 107

6.1.1 森林碳汇服务商品的价格成因 107

6.1.2 森林碳汇服务商品的价格构成 108

6.1.3 森林碳汇服务商品的价格特征 108

6.2 森林碳汇服务商品的价格影响因素 109

6.2.1 基本影响因素 109

6.2.2 二级影响因素 113

6.3 森林碳汇价值的确定方法 119

6.3.1 直接定价法 119

6.3.2 直接定价法的优缺点及适用程度比较 120

6.3.3 间接定价法 121

6.3.4 间接定价法的优缺点及适用程度比较 124

6.4 本章小结 126

7 基于国际森林碳汇市场的碳汇价格确定 127

7.1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的产生、结构和特征 127

7.1.1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的产生 127

7.1.2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的结构 129

7.1.3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的特征 130

7.2 森林碳汇交易价格的确定 131

7.2.1 根据影子价格确定森林碳汇价格 132

7.2.2 根据“可转让的排放许可证”的模型确定价格 134

7.2.3 根据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理论推算其价格 135

7.3 本章小结 136

8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模式设计和碳汇价格探讨 137

8.1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项目实施现状 137

8.1.1 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实施现状 137

8.1.2 我国森林碳汇项目的特点 141

8.2 分析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现状并构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模式 142

8.2.1 建立我国“非京都规则”森林碳汇市场的障碍分析 143

8.2.2 建立我国“非京都规则”森林碳汇市场的优势分析 144

8.2.3 以志愿市场为主体的森林碳汇市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选择 145

8.2.4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模式构建 145

8.3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价格探讨 148

8.3.1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定价现状分析 148

8.3.2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价格存在的问题 149

8.3.3 根据影子价格确定我国森林碳汇的价格 153

8.3.4 根据期权理论确定我国森林碳汇交易价格 156

8.4 本章小结 163

9 国有林区森林碳汇量测定模型构建与测评——以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为例 165

9.1 森林碳汇量测定方法分析 165

9.1.1 碳汇物理量测定方法分析 165

9.1.2 碳汇价值量测定方法分析 173

9.2 森林碳汇量测定模型构建 175

9.2.1 方法提出的背景 175

9.2.2 森林碳汇量的测定模型 176

9.2.3 森林碳汇量的预测模型 178

9.3 森林碳汇物理量和价值量的测定 179

9.4 森林碳汇量的预测及动态反映 182

9.5 测定结果评析 185

9.6 本章小结 185

10 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市场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及相关建议 187

10.1 创建森林生态服务产品供求激励机制 187

10.1.1 严格界定森林生态服务产权 187

10.1.2 降低森林生态服务产品的交易成本 188

10.1.3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生态供求 189

10.2 加强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外部保障 189

10.2.1 加强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风险管理 189

10.2.2 建立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监管体系 190

10.2.3 做好相关立法准备 190

10.2.4 加强有关森林碳汇信息建设 191

10.2.5 交易所制度 191

10.3 合理制定森林生态服务交易制度 193

10.3.1 制定森林生态服务市场交易规则 193

10.3.2 创建森林生态服务交易谈判制度 193

10.3.3 加强我国碳汇交易定价机制的制度建设 193

10.4 转变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交易模式 194

10.5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一体化碳汇交易定价机制 195

11 结论 197

参考文献 20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