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任恺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03043790
- 标注页数:158 页
- PDF页数:17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3 ≥1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1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4
第三节 音乐认知及偏好研究的“音本体”范式 7
第四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8
第五节 研究构成、客观条件及目的 11
第二章 文献回顾 13
第一节 音乐记忆研究领域的概况 13
一、国外音乐记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5
二、国内音乐记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2
三、关于音乐记忆研究领域的解释性总结 27
四、短时记忆研究领域的经典理论概述及其在音乐短时记忆研究中的新应用 28
五、研究方法和范式的总结 36
第二节 音乐偏好研究领域的概况 37
一、音乐偏好研究概述 38
二、音乐偏好与音乐趣味研究的界定与统一 44
三、音乐偏好研究当前进展的解释性总结 45
第三章 研究过程 47
第一节 关于研究设计的思考和探索 47
一、音乐记忆研究的特殊性:与传统记忆研究间的差异性比较 47
二、音乐短时记忆的组块特性:由数字短时记忆引发的联想 49
三、关于实验音乐选择和设计的思考 50
第二节 音乐本体特点与偏好的社会调查:音乐组块因素的探索 51
一、现场调查:来自音乐学院专业被试的调查过程及结论 51
二、基于远程委托调查:来自高中生被试的调查结论 53
三、基于网络调查:来自多样化被试的调查结论 56
四、三种调查下的结果总分析及解释 59
第三节 音乐认知及音乐偏好的宏观调查:基于网络搜索和音乐传播的研究及相关音乐分析 61
一、网络搜索调查下的音乐偏好研究 62
二、《有何不可》的本体及组块因素研究 64
三、音乐的速度因素与音乐偏好:来自KTV点唱排行的网络调查 66
四、从同宗民歌的流传看组块数量和其复杂性对于音乐传播和音乐偏好的影响——以《茉莉花》为例 69
五、组块感的形成及意义 70
第四节 研究设计 71
一、实验1的设计:组块感与音乐短时记忆及偏好 71
二、实验2的设计:组块长短与音乐短时记忆及偏好 74
三、实验3的设计:组块运行速度与音乐短时记忆及偏好 76
四、实验4的设计:系列位置范式下的组块重复与音乐短时记忆及偏好 78
五、实验5的设计:组块内的旋律复杂性与音乐短时记忆及偏好 79
第五节 研究过程的安排 81
一、各实验(1至5)的测试音乐编码及排序 81
二、测试音乐的播放顺序 83
三、测试量表答案表、实验过程的设计及解释 84
四、被试的选择 87
第四章 研究结果 89
第一节 数据统计及分析 89
一、各实验的数据统计 89
二、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94
第二节 研究结果描述 118
一、实验1的研究结果描述 118
二、实验2的研究结果描述 122
三、实验3的研究结果描述 126
四、实验4的研究结果描述 130
五、实验5的研究结果描述 133
第五章 讨论 137
第一节 对结果的解释 137
一、对实验1结果的解释 137
二、对实验2结果的解释 138
三、对实验3结果的解释 140
四、对实验4结果的解释 141
五、对实验5结果的解释 143
六、总的解释与讨论 144
七、研究的局限性、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146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启迪 146
第三节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147
参考文献 149
后记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