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马克思资本主体论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马克思资本主体论研究
  • 作 者:刘梅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34710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论 1

第一章 “资本主体性”的产生和发展 34

第一节 “资本主体性”的发展历程 34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35

二、经济现象的“三重颠倒” 39

三、“普照的光” 41

第二节 “资本主体性”概念的提出 44

一、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物” 44

二、资本作为“社会关系” 46

三、“资本作为主体” 47

第三节 “资本主体性”的实质 52

一、自行增殖的价值主体 53

二、颠倒的社会关系 55

三、异化的主体性 60

第二章 “资本主体性”的三副面孔 65

第一节 存在对资本的从属 65

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66

二、“生产劳动”原则的扩大化 78

三、存在作为“生产资料” 86

第二节 价值的“结构性革命” 91

一、“生产的终结”? 91

二、价值的颠覆与重构 95

三、资本对价值的僭越 100

第三节 文化资本化 104

一、大众文化的兴起 104

二、文化的非批判化 108

三、“资本自我”取代“主体自我” 112

第三章 “资本主体性”溯源 121

第一节 “主体”的“人化” 121

一、近代之前的“主体”概念 122

二、“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124

三、人的主体地位的最终确立 130

第二节 “上帝人本化”与主体形而上学的确立 136

一、“实体即主体” 136

二、“上帝人本化” 140

三、从“意识优先”到“理性优先” 146

第三节 资本作为“主体化的实体”和“实体化的主体” 150

一、数学因素与现代形而上学 150

二、价值“公约化” 157

三、资产阶级价值谱系最终形成 164

第四章 “资本主体性”的当代发展 173

第一节 从“商品生产”到“欲望生产” 174

一、“商品生产”与作为“缺失”的欲望 174

二、欲望从“缺失”到“生产” 177

三、欲望产生“现实性” 181

第二节 欲望与资本的合流:厘清现代性的生产逻辑 187

一、生命的“形而上学”本性 188

二、资本“脱域化”与欲望“辖域化” 193

三、现代形而上学的完成 198

第三节 “资本主体性”的“双重架构” 205

一、现代社会的“双重现实” 205

二、资本批判与哲学批判的统一 209

三、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出场路径 213

第五章 “资本—主体性”批判 218

第一节 马克思超越意识哲学的内在逻辑 218

一、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219

二、“感性能动性”为“意识能动性”奠基 223

三、“生产过程主体”取代“思维过程主体” 229

第二节 “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 234

一、黑格尔对劳动的“过程化”理解 234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概念的继承和批判 240

三、“自由劳动”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 245

第三节 “共产主义”的关键词 249

一、“超验”与“经验”:超验就在经验之中 250

二、“劳动”与“游戏”:劳动成为游戏 254

三、“理论”与“实践”:纯粹理论生活理想的再现 257

四、“人”与“存在”:人和存在一起成长 261

五、“还乡”与“诗意的栖居” 266

第六章 马克思“资本—主体性”批判的内在张力 271

第一节 对马克思哲学批判的通常理解及其存在问题 271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主体性”批判的理论内涵 275

第三节 马克思“资本—主体性”批判的“超越维度” 280

第四节 作为“实践形而上学”的马克思哲学 284

附录 “内在”与“超越”——内在意识形而上学的根本焦虑 291

参考文献 304

索引 320

后记 325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