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性空”至“妙有”  魏晋般若学的流变与转向
  • 作 者:觉醒,赖永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802544864
  • 标注页数:280 页
  • PDF页数:30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3 ≥28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 论 1

导言般若经与般若学溯源 1

第一节 般若类经的产生与流传 1

第二节 般若类经的内容与思想 6

第一章 初传与生长 20

第一节 般若学流行前后的多重背景 20

第二节 般若类经的早期译传和特点 39

第三节 般若学的早期形态与历史呈现 48

第二章 弘传与勃兴 69

第一节 鸠摩罗什入华的情况与意义 69

第二节 鸠摩罗什所译般若经论的特色 80

第三节 中观诸论的思想与旨趣 88

第四节 义学殊胜与理论困境 105

第三章 正传与融会 110

第一节 学风激荡与思想碰撞 110

第二节 僧叡与中观学的正传 122

第三节 僧肇与中观学的融会 131

第四节 正传与融会中的矛盾及演进 146

第四章 竞起与异说 161

第一节 毗昙学与禅学的竞起 161

第二节 慧远与鸠摩罗什的交涉 170

第三节 形神之辩的介入 192

第五章 回归与转向 211

第一节 “经义”的回归 212

第二节 从“实相”到“法身” 229

第三节 从“法身”到“佛性” 241

第四节 道生的转向与般若学的终结 255

结语 268

主要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7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