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异域新声  历史阐释学与中国现代文化研究
  • 作 者:王晓平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1545218
  • 标注页数:213 页
  • PDF页数:24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3 ≥2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分 什么是历史阐释学 2

第一章 文学性、历史性和现代性:北美学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三种趋势 2

第二部分 现代女性文学和文化的再解读 20

第二章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的跨文化书写与再书写 20

第三章 婚恋综合征和身份焦虑:对张爱玲“闺阁小说”的心理—政治阅读 40

第四章 梅娘对殖民地社会的小说叙述与“新女性”的困境 60

第五章 丁玲身份认同的转变与她的“新女性小说” 79

第三部分 现代通俗小说新阐释 114

第六章 幻想的文化普世主义与有缺陷的人性:徐訏“现代志怪传奇”的新阐释 114

第七章 异化的心灵与梦想同一:无名氏“现代文人小说”中受制的世界主义 126

第四部分 “讲故事的”叙述策略的新观照 144

第八章 赵树理的“农民故事”和转变中的农业社会 144

第九章 论“双生花”母题电影的创作内涵 165

第五部分 理论论争新视角:“主体性”和“民族形式”的文化政治 184

第十章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的主体性内涵 184

附录 王宁:国际人文社科权威学术期刊评介及写作策略 20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