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变化的传播偏向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变化的传播偏向
  • 作 者:潘天波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53567
  • 标注页数:337 页
  • PDF页数:34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5 ≥33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论 1

当哲学停止思考 1

历史意识 3

新视界——中国式传播偏向 5

第一章 有关研究 11

范围: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媒介 12

问题:政治、咨商与传播 15

方法:理解学习和研究 21

第二章 前诸子时代宗教与媒介 24

时间预设:一种历史观 24

宗教与传播 25

物体系与媒介 30

理论延伸:“苹果”与“百度” 37

第三章 孔子传播思想的偏向 49

孔子思想:舌尖上的政治 49

空间与政治的传播偏向 50

宗教神学转向人学的传播 53

理论延伸:现代传播的儒学新命 54

第四章 “废弃论”:从老子到鲍曼 57

老子思想:社会学之思 57

“废弃论”分析框架:从老子到鲍曼 58

理论延伸一:传播废弃论 65

理论延伸二:从“乌有乡”到“地球村” 76

第五章 墨学“三表论” 91

“兼学”:战国社会结构性调和 91

墨子“三表论” 92

墨子舆情论 94

理论延伸:对口头传统的倚重与敬畏 98

第六章 法家传播思想 108

法家:战国后起社会学派 108

“法”:法家的核心范式 109

法家“一元论”传播偏向 110

理论延伸:传媒文化构型力 113

第七章 东周兵学信息论 126

兵学简介 126

战争媒介符号与信息传播 127

战争信息控制与反控制 128

理论延伸:传媒——新的殖民善地 130

第八章 《吕氏春秋》传播思想 143

《吕氏春秋》简介 143

《吕氏春秋》所见东周传播思想 144

《吕氏春秋》的政治传播思想 146

《吕氏春秋》的咨商思想 151

理论延伸:国家咨商——中国人的智慧 152

第九章 《淮南子》传播思想 169

《淮南子》简介 169

《淮南子》“积极有为”的政治传播体系 170

《淮南子》“皆务于治”的政治传播思想 178

《淮南子》“至德之世”的政治传播策略 184

理论延伸:从“大”到“微”传播范式的转型 187

第十章 《世说新语》哲学咨商思想 203

《世说新语》简介 203

《世说新语》:古代咨商的魏晋方式 204

《世说新语》的“对话”程式 206

《世说新语》的“对话”方法 208

《世说新语》的“对话”技巧 211

理论延伸:“清谈”的传播学意义 215

第十一章 《声无哀乐论》音乐咨商思想 218

《声无哀乐论》简介 218

《声无哀乐论》:“竹林清音” 218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哲学咨商思想 220

理论延伸:情感——媒介经济的“新娘” 233

第十二章 《贞观政要》政治咨商思想 250

《贞观政要》简介 250

《贞观政要》的政治主体语言观 251

唐太宗舆情传播思想 253

理论延伸:传媒符号——美学“暴政”的工具 254

第十三章 《髹饰录》知识隐喻及其传播 268

《髹饰录》简介 268

《髹饰录》:明代社会的转述者 269

《髹饰录》思想的传播 273

理论延伸:丝路——中国美学输出的通途 278

第十四章 剧论《闲情偶寄》照进现实 297

剧论《闲情偶寄》简介 297

剧论《闲情偶寄》:一个知识社会学文本 300

剧论《闲情偶寄》的“娱乐化思想” 308

理论延伸:传感论美学——一个新理论 310

第十五章 结语:传播的偏向与界限 325

参考文献 331

后记 336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