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高等教育与社会公平研究  基于分流施教与和谐互动视角
  • 作 者:陈新忠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40728
  • 标注页数:265 页
  • PDF页数:27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8 ≥26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一、研究背景及缘起 1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缘起 12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20

(一)研究目的 21

(二)研究意义 23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26

(一)国内研究综述 26

(二)国外研究综述 38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47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49

(一)研究方法 50

(二)研究思路 52

第二章 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理论基础 55

一、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概念及内涵 56

(一)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 56

(二)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分流 61

(三)高等教育合理分流与社会合理分层流动 64

(四)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 66

二、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主要理论依据 68

(一)社会和谐发展理论 68

(二)社会分层流动理论 73

(三)高等教育分流理论 79

(四)高等教育规律理论 84

三、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动因及特征 90

(一)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的互动关系 90

(二)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的互动关系特征 93

(三)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动因 96

(四)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特征 98

四、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规律及趋势 100

(一)高等教育分流的规律 100

(二)社会分层流动的规律 102

(三)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规律 104

(四)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趋势 105

五、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研究切入点 107

(一)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研究视角 107

(二)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探究取向 109

(三)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分析维度 111

六、小结 115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互动的现状分析 117

一、调研设计与分析方法 117

(一)研究假设与研究目的 118

(二)对象选择与调查方法 119

(三)调研组织与调查实施 121

(四)调查统计与调研分析 122

二、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分析 125

(一)高等教育流源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125

(二)高等教育流量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128

(三)高等教育流层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130

(四)高等教育流型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131

(五)高等教育流域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133

(六)高等教育流向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134

(七)高等教育流质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135

(八)高等教育流速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137

三、社会分层流动对高等教育分流的影响分析 138

(一)收入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138

(二)学历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139

(三)职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141

(四)地区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142

(五)权力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143

四、调研结论及其原因分析 145

(一)调研的主要结论 145

(二)主要原因分析 149

五、小结 161

第四章 国外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互动的运作经验 164

一、美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互动的经验分析 165

(一)高等教育引领 166

(二)联邦政府推动 171

(三)社会各界推进 174

(四)众多家庭支持 179

(五)高校学生主动 181

二、英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互动的经验分析 184

(一)高等教育自强 184

(二)联邦政府调节 188

(三)社会各界协助 193

(四)众多家庭配合 196

(五)高校学生响应 198

三、德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互动的经验分析 200

(一)高等教育自律 201

(二)联邦政府引导 204

(三)社会各界合作 207

(四)家庭积极参与 210

(五)学生自我负责 212

四、国外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协调互动的启示 214

(一)高等教育方面的启示 215

(二)国家政府方面的启示 215

(三)社会各界方面的启示 216

(四)家庭家长方面的启示 217

(五)高校学生方面的启示 218

五、小结 219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实现策略 221

一、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基本原则 221

(一)科学分流原则 222

(二)公平流动原则 222

(三)和谐互动原则 223

(四)改革促进原则 224

(五)人人参与原则 225

二、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选择模式 226

(一)高教主导模式 227

(二)政府主导模式 228

(三)社会主导模式 229

(四)家庭主导模式 230

(五)学生主导模式 231

三、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运行机制 232

(一)高教分流机制 232

(二)政府调控机制 234

(三)社会应和机制 235

(四)家庭跟进机制 236

(五)大学生流动机制 238

四、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实施路径 239

(一)高等教育改革分流制度 239

(二)国家政府完善法律政策 243

(三)社会各界营造和谐氛围 249

(四)家庭家长转变家教传统 251

(五)高校学生以身作则示范 253

五、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和谐互动的保障举措 256

(一)制度保障 257

(二)资金保障 258

(三)人员保障 259

(四)质量保障 260

(五)效益保障 261

六、小结 262

后记 26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