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复合互渗的世界华文文学  刘俊选集
  • 作 者:刘俊著;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广州:花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6073050
  • 标注页数:341 页
  • PDF页数:35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5 ≥3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自序 1

历史延伸:从现代到当代 3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上海书写 3

“家”的颠覆与重建——以“父子关系”为视角看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变迁 22

从“崩解”到“新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性别关系研究——以鲁迅、张爱玲、白先勇和朱天文为论述中心 38

中国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两种形态——施蛰存、欧阳子比较论 49

论张爱玲及其小说中的“不安全感” 66

“我的声音和我的存在”——论纪弦的文学史意义 84

个人记忆与当代历史——论莫砺锋的《浮生琐忆》 106

台港兼容:从“外岛”到“特区” 121

思想启蒙与民族认同:台湾新文学诞生之初文学现代性的三种形态——以连横、张我军、赖和为代表 121

挣扎在认同与背离之间——吕赫若论 139

论《现代文学》对台湾文学的贡献和影响 154

论陈映真的“台湾文学观” 167

时空变形后的人间生态及其意义——论朱天文的《巫时》与《E界》 184

论中、日两篇《古都》的精神形态及相互关系 189

从《有缘千里》到《离开同方》——论苏伟贞的眷村小说 204

香港小说:中国“特区”文学中的小说形态——以《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小说卷》为论述对象 218

香港小说中的“香港制造”和“心经”——以“三城记小说系列·香港卷”和“香港文学选集系列·小说选”为论述中心 229

区域跨越:从南洋到北美 247

“跨区域华文文学”论——界定“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新思路 247

“历史”与“现实”:考察马华文学的一种视角——以《赤道形声》为中心 260

寻找人类生存的净土——论王润华的《把黑夜带回家》 271

“告别”的姿态和意义——论黎紫书《告别的年代》 278

北美华文文学中的两大作家群比较研究 289

新移民“海归文学”——以施雨为论述中心 305

“等待”背后的“期待”差异——以《魔女》和《等待》为论述中心 312

现代美文的杰出实践——论白先勇的散文创作 322

刘俊学术年表 336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