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彭静雯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9766682
- 标注页数:225 页
- PDF页数:23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8 ≥22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8
第三节 文献综述 9
第四节 研究方法 29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工程、工程教育 31
第六节 研究思路 33
第二章 学科规训的实质是科学规训 35
第一节 学科规训理论 36
第二节 学科规训的实质是科学规训 42
第三节 科学规训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56
第三章 西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被科学规训的历程 62
第一节 高等工程教育的诞生:职业技术形态 63
第二节 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工程学科进入大学 72
第三节 高等工程教育被科学规训 87
第四章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98
第一节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萌芽与兴起 98
第二节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恢复与科学规训的历程 115
第三节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科学化的特征 129
第五章 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对学科规训的突围 144
第一节 突围的学理分析: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的辨析 145
第二节 西方高等工程教育的突围 155
第三节 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突围 167
第四节 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科学规训突围后的去向 186
第六章 结语 196
第一节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与观点 196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200
参考文献 202
附录1 华中科技大学“种子班”教师访谈提纲 213
附录2 华中科技大学“种子班”学生访谈提纲 214
附录3 “种子班”学生职业能力情况问卷调查 215
附录4 清华大学电子系课程安排(2010年) 217
附录5 欧林工学院课程简介(2010年) 218
后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