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马克思主义与主体性  抗战时期胡风的“主观论”研究
  • 作 者:黄晓武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1715609
  • 标注页数:200 页
  • PDF页数:20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6 ≥20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主观论”及其批评史 4

第一节 黄药眠的立场 7

第二节 香港批判 12

第三节 从革命的反对派到反革命 15

第四节 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反思 20

第二章 “主观论”问题的缘起 29

第一节 《七月》与《希望》的差别 29

第二节 “民族文学” 32

第三节 儒学的复兴 36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9

第三章 郭沫若与左翼阵营的儒墨之争 42

第一节 屈原的思想 43

第二节 儒墨批判 53

第三节 反对教条主义 65

第四章 “才子集团”的“生活态度论” 68

第一节 “生活三度”说 68

第二节 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 75

第三节 唯“唯物的思想”论 83

第四节 批评与反思 88

第五章 “主观论”及其对象 96

第一节 感性的对象 96

第二节 “在混乱里面” 108

第三节 个性解放 123

第六章 “主观论”与“香港批判” 134

第一节 文艺的新方向 134

第二节 论主观问题 143

第三节 论小资产阶级的改造 152

第四节 文艺的感性作用 160

第七章 结论 171

参考文献 184

后记 195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