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水钟史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中国水钟史
  • 作 者:李志超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3679484
  • 标注页数:254 页
  • PDF页数:26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3 ≥25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从刻漏到自动化水钟绪言——时间观念及计时学的意义 3

第一章 中国古人的时间计量观念 5

第二章 主要刻漏类型 13

一 早期沉箭漏与浑天说的建立 15

二 浮漏 20

三 秤漏 24

四 漫流式浮漏 26

1.燕肃的莲花漏 26

2.沈括的浮漏及作者的实验 26

3.流量的计算 32

第三章 刻漏的精度 35

一 流嘴 35

二 水面高度的微差 37

三 多级浮漏的数理分析 39

四 多级浮漏的非客观性 43

第四章 浑天仪象的创作和演进 46

一 宇宙学革命 46

二 浑天仪象的创始 56

三 日月行迹的研究 62

第五章 从水运浑象到元明尾声 71

一 张衡和水运浑象 71

1.科技之圣张衡 71

2.张衡水运浑象史料 74

3.水运浑象的复原 78

4.后继五百年 84

二 唐宋自动化水钟 90

1.开元水运浑天图 90

2.开元之作的价值 98

3.张思训的制作 103

4.元祐、宣和之作 108

三 元明之作 113

1.郭守敬的大明殿灯漏 113

2.假天仪 118

3.齐履谦的自鸣钟机 122

4.元明相争二帝故事 125

5.明代机械钟制作 128

结束语 136

下篇 水运仪象台绪言——水运仪象台的科学史意义 141

第一章 《新仪象法要》卷上和卷中研究 143

一 四库全书《新仪象法要》提要原文 143

二 苏颂《进仪象状》原文 144

三 卷上和卷中目录 151

四 《新仪象法要》的浑仪和浑象 152

第二章 《新仪象法要》卷下研究 158

一 原书卷下目录 158

二 水运仪象台分部研究 159

1.水运仪象台总体介绍 159

水运仪象台 159

运动仪象制度 165

木阁昼夜机轮 169

昼夜机轮 171

机轮轴 173

天轮 174

拨牙机轮 175

2.显示机构 176

木阁第一层 176

昼时钟鼓轮 177

木阁第二层 177

昼夜时初正司辰轮 178

木阁第三层 178

报刻司辰轮 179

木阁第四、第五层 179

夜漏金钲轮 180

夜漏司辰轮 180

3.等时控制机构 181

枢轮-退水壶 181

铁枢轴-天柱-天毂 183

天池-平水壶 186

天衡 187

升水上下轮 190

河车-天河 192

仪象运水法 193

4.未实施的附加设计 195

浑仪圭表 195

浑仪天象轮 197

铁天轴 198

天梯-天托 198

第三章 水运仪象台创制及废毁始末 200

一 年谱考略 201

二 南宋和金的记录 207

第四章 原书图文瓦校 214

第五章 物理分析 222

一 粗算影响计时精度的力和能 222

二 大力作用引来的负效应及其消除 224

三 天衡关锁是尽细极精之作 230

四 天衡关锁补说 233

五 小结 233

结束语 236

附录一 水运仪象台复原新进展 243

附录二 中国技术史研究的训诂问题 245

附录三 评介《中国计时仪器通史》 248

参考文献 25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