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文学翻译创造性研究  巴金与杨武能《茵梦湖》汉译对比
  • 作 者:付天海著
  • 出 版 社: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1178225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文学翻译创造性之历史渊源 1

第一节 西方古典及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中的创造性元素 1

第二节 德国文学翻译思想中的创造性元素 3

一、启蒙运动和前浪漫派时期 3

二、浪漫派时期 5

三、十九世纪 6

四、二十世纪 8

第三节 创造性作为两种文本导向的交集 10

一、以目的语为导向 11

二、以原语为导向 12

第四节“直译”与“意译” 13

第二章 文学翻译创造性之哲学思辨 17

第一节 文学文本的本体论 17

第二节 永无止境的阐释游戏 20

第三节 陌生的相似性和“诗意”的再现 25

第四节从“隐身”到“显身” 30

第五节 解构“原型”,创造译本 35

第六节 巴黎释意学派 39

第七节 语言、思想和现实之间的映像关系 43

一、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性 43

二、语言即精神的“中间世界” 44

三、语言——“一幅三重堆叠的画面” 46

第三章 文学翻译创造性之语言学探究 48

第一节 忠实原文和创造译文 48

第二节 深层结构——人类语言共通的内核 51

第三节 翻译等值要求对创造性元素的映射 54

一、交际信息的恒定、“翻译转移”和文本转换 54

二、“动态等值”与翻译过程模式 57

三、外延、内涵、语用和形式美学等值 60

四、基于语篇类型的创造性体现 62

第四节 文学翻译创造性的语用学维度 64

第四章 文学翻译创造性之文化学透视 67

第一节 描写性翻译 67

一、翻译研究学派 68

二、历史描写和“操纵” 69

三、多元系统理论 72

第二节 哥廷根学派 74

第三节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 75

第四节 文化转向 82

第五节 文学翻译的文化创造 84

第六节“自我”与“他者” 87

第五章《茵梦湖》 89

第一节 再读《茵梦湖》 89

第二节《茵梦湖》汉译与中国文学、文化的相互指涉 92

一、社会批判意义的互动 92

二、男主人公矛盾性格的互动 93

三、女主人公凄凉遭遇的互动 93

四、作品里象征意义的互动 94

第六章 文学翻译创造性的具体表现——以巴金与杨武能《茵梦湖》汉译为例 95

第一节 文学语言形式的意义建构功能和美学内涵 96

第二节 求同和存异 102

第三节 译者的语言想象力 108

第四节 作者、译者、读者的创造性互动 115

第五节 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 119

第六节 文学翻译创造性的美学标准 126

一、模仿原文和艺术创造的统一 126

二、亲近和疏远的统一 129

三、抽象化与具体化、中性化与情感化的统一 132

四、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135

五、精确和诠释的统一 137

六、模糊性和明确性的统一 139

七、语言、文化、现实的统一 142

第七节 体现理解的双重特征 144

第八节 聚焦原型和范畴要素 148

第九节 文学翻译的格式塔模式 152

第十节 直觉和认知的关联 157

第十一节 译者创造性思维建构 164

第十二节 情景、框架的交融 169

第十三节 符合接受美学和顾及“隐形文体” 175

第七章 结束语思索与展望 180

后记 186

参考文献 188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