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青藏高原的草原生态与游牧文化
  • 作 者:陕锦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26738
  • 标注页数:246 页
  • PDF页数:25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9 ≥2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 生态危机与游牧文明 2

二 生态与文化的研究 5

三 青藏高原生态研究 23

四 研究对象概况 32

五 田野经历与研究方法 44

第二章 逐水草而居:传统游牧生活 53

第一节 “牦牛”生计 53

一 挤牛奶 53

二 打酥油 57

三 节能的牛羊粪燃料 60

第二节 四季轮牧 65

一 “夏放高山秋放坡,冬春放平滩” 65

二 高原草地的畜牧业特点 67

三 家畜管理 69

第三节 草原生态破坏与保护 75

一 过度放牧 77

二 鼠害猖獗 80

三 种植牧草 82

四 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 84

五 禁牧封育 86

第三章 取之草原:牧区的衣与食 91

第一节 适应高寒的服饰 91

一 牧区藏服的形制及色彩 92

二 牧区藏服的质料及制作 94

三 牧区藏服的佩饰 97

第二节 自然简朴的饮食 99

一 肉制品和奶制品 100

二 谷物食品——糌粑 102

三 牧区茶饮 105

第三节 藏族饮食禁忌 108

一 藏族饮食禁忌的内容及宗教原因 109

二 生态环境是根本原因 110

第四章 游牧生活的变迁:定居工程 115

第一节 定居的缘起 115

一 传统游牧业的脆弱性 116

二 一项民生工程 118

三 草原环境的恶化 122

第二节 定居后的牧区变化 124

一 饮食结构的变化 128

二 居住条件的改善 129

三 服饰的多元化 131

四 小学入学率的升高 132

第三节 定居后的喜与忧 135

一 “住得比帐房舒服暖和” 136

二 “牛羊放在哪里?” 137

三 大畜棚的好处 139

第五章 回馈自然:天葬习俗 143

第一节 藏族天葬的起源 144

一 高寒的自然生态条件 144

二 游牧生活的特殊性 145

三 藏传佛教的影响 146

第二节 天葬的过程 147

一 天葬前的准备 147

二 天葬师与秃鹫 150

三 葬后的佛事活动 152

第三节 天葬的生态意义 157

一 天葬与佛教义理的关系 157

二 天葬是对自然的回馈 158

第六章 敬畏自然:牧民的宗教信仰 160

第一节 藏族宗教信仰概观 160

一 藏传佛教与生态保护 160

二 民间信仰与自然崇拜 164

三 活佛诵经 168

第二节 拉则节:山神的祭典 170

一 拉则节的由来 170

二 拉则节的仪式过程 171

三 拉则节的功能与意义 176

第三节 圣湖崇拜:五山池祭湖仪式 177

一 圣湖崇拜概观 178

二 五山池之行 179

三 圣湖崇拜仪式 182

四 圣湖崇拜的生态意义 184

第七章 天人合一:牧民的生态观 187

第一节 藏族生态伦理思想 187

一 生态伦理的内容 187

二 几种有代表性的生态伦理观念 189

三 藏族的生态伦理 191

第二节 自然禁忌 196

一 “禁忌”概说 196

二 藏族的自然禁忌 197

三 自然禁忌的生态伦理意义 202

第三节 牧区习惯法中的自然保护法规 204

一 习惯法及其产生 204

二 藏族环境习惯法的形成 205

三 藏族环境习惯法的内容 208

四 民间习惯解决草场纠纷 212

第八章 结论 218

一 藏族游牧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218

二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220

参考文献 224

附录 238

致谢 24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